上帝炸鸡

原创

从小在太原长大的朋友,很少有人不知道“上帝炸鸡”这个品牌。

记得 20 多年以前,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每每路过上帝炸鸡店门口,总会被它浓郁的炸鸡香气所吸引。那时,上级炸鸡还只是个街边小店,只有个不足两米宽的窗口,除了一个大大的简约风格的招牌,上面写着“上帝炸鸡店”的字样,没有什么特别的门面,更没法提供堂食。

那个时候,sku 也很少,只有大鸡腿,没有其他,称重卖。想想那个时候为什么上帝炸鸡招人青睐?大抵还是因为外焦里嫩的炸鸡口感,混合上孜然和辣椒的香气,总让人无比垂涎。说个你可能不相信的细节,那会儿孜然和辣椒不是免费给的,是要跟鸡腿一起称重的。

上学的时候,零用钱是有限的,一个大鸡腿最小的称完重也得十几块钱,而十几块钱很可能是我一周的伙食费。所以,能“吃得起”上帝炸鸡的日子,总是更少的。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除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大家有更多样化的炸鸡选择;那时,没有更丰富的外卖渠道,也没有更丰富的餐饮选择,上帝炸鸡创造了一个炸鸡类目里的新品类,原来炸鸡的口感可以是嫩乎的、可以是多汁儿的。

20 多年以前,上帝炸鸡只有一家店,在大南门起凤街的街口拐角处,正对面就是当年太原最大的手机卖场“搜机城”。

时过境迁,“搜机城”还在原来的那个地方,但上帝炸鸡向东迁移,搬进了一个厅堂不算小的店面里。没变的是,它的口味依旧还是吸引人,所以临近九点的店里面,不乏前来排队的食客。但似乎总有一些变化,比如说,你在店里店外,再也闻不到那个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再比如说,窗口柜台里面的店员大姐,也没有了当年窗口处的阿姨那般精气神儿与热情劲儿。

高德地图上,上帝炸鸡已经在太原开了 9 家分店,甚至在我家附近的美特好里,也新增了一个炸鸡档口。但我看了看评分,却还是有差。成成中学对面的这家年资最老的总店,评分高居榜首,但其他店的评分和评价,却参差不齐。

晚间的时候,刚从铜锣湾的电影院出来,想着去寻觅儿时的味觉记忆,便特意走了二十多分钟,找到了成成中学门口的这家总店。刚想排队买上一只,却被告知至少需要等 40 分钟。为了吃只炸鸡等 40 分钟,在这个物质早已不那么贫乏的时代,已经缺少了其必要性。于是,我出门,叫车,扬长而去。

回到家,跟我妈说起来了这件事儿,老妈说,她明天去美特好帮我买一只,但我却失了兴趣。

有时候,人是馋儿时的味道,有时候,却只是怀念少时的记忆。

一说起来上帝炸鸡,我总不自觉地想起来两个画面。

第一个是自己兴致冲冲地买了一只热气腾腾的鸡腿,骑着自行车赶忙骑回家,想要跟家里人分享的画面。还记得那会儿,骑到家里的时候,炸鸡已经凉了大半,但那会儿家里还没有微波炉,爹妈跟老弟,最后也没有尝到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美味。冷却后的炸鸡,吸引不了一点儿食欲。好像,这一只鸡腿愣是吃了两顿才吃完。

第二个是有一次跟我的人生挚友小康子,路过这家店时,一人买了一只。我俩一人抱着一只鸡腿,愣是从大南门一路边吃边走到了五一广场。那好像已经是上大学时候的事情了吧,具体已经记不太得了。只是有一点印象,那会儿是个傍晚的时间,我俩沿着起凤街向东走,又慢慢走到了迎泽大街上,边啃边走边聊。

只是,那时的我们,都聊了些什么呢?🤔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