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生活里

原创

我有一些想念独处的生活,尤其是当最近这两个月的我,几乎很难容纳自我的生活空间的时候,更是如此。

工作的绵密程度,随着一大波新伙伴的涌入,猛然之间上升了一个量级。这么多年,我终于愈发深刻地领悟到,保险这个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极大不同。传统的公司里,我招人是自己得闲,但在保险行业里,我招人,意味着我要为他们负责,所以我的很多时间必须得贡献给他们。只有他们更好,我才可能更好。

诚然,这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突然回想起来,我入行时自己下定义的那句话:能在保险行业立住脚的管理职,其管理能力要远超传统行业的管理者好几条街。现在,我用多年的行动与实践,佐证了自己当初纯学术的论点。

我想,现在的我,是个中间态的过程。一方面,我的确不可能每个月都迎来这么多小伙伴,另一方面,当体系逐渐建立与完善的时候,功能单元与模块逐个成型之后,管理的许多动作,就可以交托给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小伙伴们。交给系统,自行运转,进而我们可以去关注更大,或许也更具有挑战的事情。

最近我总在说,“一入保险深似海”,很多人听来自有猜想,我的理由却很简单,因为即便你的内驱力没那么强,当你开始进入到一个系统当中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会推动着你不断向前,一直向前。在这里,只要你意愿度高,你不会有可退步的空间,你只会不断成长。只不过,有的人速度快一些,有的人速度慢一些。但都不大紧,这一行,不怕慢,但怕持久。所以,你自然可以选择时不时给自己放个假,但你无法选择懒散的人生。换句话说,闲人在这一行,活不下去。

我想,我可能终于能部分程度上同感与同理梅地爷爷和陈玉婷老师在保险这件事情上,异乎常人的坚持,这是一种内驱与外驱双重作用力之下的必然行为。我很敬佩,但我没能做到他们那样。所以我总调侃说,我可能是在我从业的第四年开始,才再重新入行,做一名新人。

只不过,说回来,这样的工作节奏之下,自己是真的累,而且更多的是体力上的。但你若问我,为什么明明很累,却仍然要把自己“逼”到很满的工作状态里?

我的答案异常简单,即便这是一种真实的体力上的累,却几乎很少有以前其他工作时让人虚脱了的感觉。也许就像可可说的,可能这一种“消耗”,只是单纯体力上的能量消散,而不涉及到更多情感或精神层面的内容。

当我这么形容的时候,我想,一定有朋友,会表达出一丢丢的羡慕。毕竟,我也是从传统职场出来的你们的前伙伴,我懂你们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我曾经跟一个朋友提起,我说,现在的我挺难再回到传统职场了,因为当我经历了多年的正向激励体验之后,我已经很难在心理意愿上再接受“负压”的职场环境了。所以,即便这几年里,在保险这件事情上,大大小小的困难不断,跌跌撞撞的挑战没完,但仔细一盘算,还是觉得继续留下来更好。自己也因此,而更有领悟,也更加坚强。

话说回来,生活还是要有的,所以这一波“大节奏”过去之后,我的节奏也得适当缓和一下,说白了,我还是得拥有更多自己的生活时间与空间。毕竟,手里还有两件“大事儿”要张罗。别着急,还没到婚嫁的那一步。

这两件大事儿,一件跟写作有关系,我要写一个长篇,但我还需要更多的生活素材做积累;另一件跟人生设计教练有关,去年下半年的时候,自己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一个去斯坦福游学的好机会,但今年,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把这一项学习重新拾起来。只是,无论哪一件事,我都需要更多的生活体验。

所以,这两个月之后,我会给自己放一周的小长假,兑现去年说去新西兰逛逛的小想法。

当然,如果我身边的朋友们,有人时间允许的话,寻个旅行小搭子。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