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的我,被工作“摔打”了一整日,终于坐在了依然满是人的一号线上——是的,难得有个座儿——在思摸着,今天我要写点啥。
但人生总有那么些个时刻是,即便是你极度热爱的事情,也总有没有能量和力气去做的时候,而此刻,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时刻。
所以,我要写点什么呢?
回顾这一日,无论说破怎样的大天儿来,本质上过得也只是平平常常,“水花儿”溅起来再多,最后也归于风平浪静里。所以,我只能硬给自己的这一天来点总结,既然它有“水花儿”,那我就来聊聊“水花儿”这件事。
本源上,所有的“水花儿”都是一种形态上的变化,放到生活里,其实是一样的,它们也是一种与往常日子不完全一样的变化,但你说要为它们赋予额外的标签,最终会发现并没有。
生活中出乎意料的变化,往往只来自于一个变量,就是人本身,无他。而人又是最难令人把握的变量,即便人总会把自己标签化到某一个类别里,但人与人之间总归是有微妙的不同,而正是这种“微妙”会诱发身边的许多人与事本不一定会具有的变化。
这么讲太晦涩,但我又很难在这篇文章里,把今天经历过的一切悉数托出。所以各位看官,权且这么一看。反正吧,将来,我一定得去写小说,因为只有虚构的场景当中才能说赤裸裸的真话。
之所以能感受到或意识到是变化,那一定是对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产生了至少当下看来负面的影响,而你又不得不在你既有的轨迹之外,额外抽出精力与时间,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当然,其实你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也可以不必处理,任由其发生。只可惜,人世间的一切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此时此刻,它们的背后是明码标价的成本。当一个人的选择,负上了成本的重量的时候,这个“舍”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成本的背后,是因为想要,所以它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服务。
以往的时候,当理清楚这层逻辑链条的时候,我会立刻放过自己,坦然接受,该推进推进,该解决解决,该干嘛干嘛。但我想,今天的我应该是有一个压抑后的自我在说另一个故事,另一个可以无所谓“舍”的成本的故事。只不过,这中间所交织关联的,是错综复杂的情感或利益链条,它为这些个“舍”的决策,增加了更多的成本负担。
人吧,是真的挺奇怪的,人自己是知道影响他人或改变他人有多难,但人仍寄希望于自己拥有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当然,真能刻意做到这一点的,都是能干大事儿的人。
反正,一切都是悖论。因为到头来,一个人最终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容易被影响与被改变,我们只是不那么容易被刻意影响或改变罢了。
那句老话说得挺对,不能太认真,认真就输了,难得糊涂。
今天的字数凑完了,各位看官,晚安。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