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耐克鞋

原创

人们都说,人这一辈子,只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花钱买时间,一种是用时间换钱。

我发现其实这一句话变成一种对人间的观察,也同样奏效。你会从一个人的行为范式当中,看到这个人做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对于自我的观察。

比方说,最近看中了一双 NIKE 的鞋子,新出的蛇年春节的纪念款,但价格的确不菲。我这人吧,对于某样东西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当然,更多是基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而非主要以品牌价值或是其他相对“虚”的东西为先。所以,鞋子在我的眼里,是不能超过 500 块的东西(除了皮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买鞋子的价位区间,基本上最高限也只能接受上浮到 600 块的水平。而这双鞋子,专柜给的价格上千,这让我打了退堂鼓。

但有时候,买东西就是这样,当你的心被挠了一下的时候,就总会惦记着它。所以我还是打开了电商平台,搜了搜各家的价格。基本上,各个平台的官旗给的价格,都在 900 以上,而几个淘宝皇冠级的店铺,竟然有 600+的价格存在。

我这个人吧,与人为善惯了,的确也容易相信人。买东西也一样,看店铺都开了很多年了,也不太见到负面的或者假货的评价,便挑了一家下了单。当然,有下单自信的原因,还在于,它的价格并不特别离谱。NIKE 的板鞋,若非新品,一般差不多都是这个价位。奥莱有时候的活动价格,都能到四五百的价格区间。于是,我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价差的存在是合理的。

今天终于收到了这双鞋,只靠肉眼看和踩脚的感觉的话,几乎找不到什么差别来。但其实,我的心里还是打鼓的,毕竟,这是我从非官方渠道购买的第一双 NIKE 的鞋子。所以,我赶紧搜了搜某红书,看看到底有什么鉴别的方式,可以帮助我验证我这双鞋,是真的。

其实,你大概能猜到结果,从网上搜罗到的信息来看,我这双用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来的鞋子,大概率是一双假鞋。不得不说,给它“盖棺定论”并不容易,这也说明,“莆田”的鞋子仿制的确是高超。让我识破它的真伪的,竟然是在官旗里看到的鞋内侧鞋标的图样。

说实话,单纯论鞋标的印刷质量,官方给的图样甚至不如这双“假鞋”。但当我搜了搜某红书上的一些鉴定帖子,我才知道,这种看似“模糊”和“字迹晕染”印刷,竟然也是判断真伪的标准之一。

这个时候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妙招”。鞋子里的鞋标上,有一行是生产的日期。如果里面出现了两个 数字 0 的话,第一个0 的内腔是呈“卫生巾”的样子,而第二个 0 则会在外侧有个向右的凸起。出现第三个则会归为正常。

官方的图样里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而我的这双鞋却不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又翻了翻我现在在穿的几双鞋子,果然,也都是“卫生巾”和“右凸”的样子。这一下子,我算是彻底死了心,打包好它,在平台上申请了“7 天无理由退换货”。如果是一双假鞋卖六七百,那真的是贵到家了。

这个过程里,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点,其实在自己的心里,除了有一杆自我价值的“秤”之外,还是有一种“贪便宜”的心态在,即便当下的我很清楚,这样的价格在这样的上市初期,大概率是“有问题”的,但我还是抱着一股子“万一不是假货”的心态,“勇于”尝试下了单。但对应的结果和影响,可想而知。因为我自己的怀疑,又不得不花时间,踏上了证实自己怀疑的路。几番折腾之下,结论越来越不往自己期望的方向走。

得到答案的那一刻,我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自言自语说了一嘴,“怎么自己的时间这么不值钱?”那一刻起,其实我就已经有了自己真正的价值判断。毕竟,这耗费出去的俩小时,干点啥不行,再不济,还能看完今天更新的两集电视剧呢。

我总是在跟客户交谈的时候,提起来一些观点。比方说,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代价,它是它的成本。看似相同的选择背后,付出的成本不一样,一定会在未来带来不同意义上的结果或影响。就像早年拦了数次都没能劝住购买互联网保险的某个哥们,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那家保险公司濒临接管可能会给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这件事。

所以,知行合一对人来讲,还真的是很难。在保险这种大类资产上,我信奉“贵”有贵的原因,也有它的好处,但落实到现实生活的某种物品上,却又被“贪便宜”的小心思拿捏住了自己。这本质上还是知行没能合一的结果。

但我还挺庆幸的,如果没能经历这么个小插曲,我其实没能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某个“薄弱”的环节。也得益于此,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关于鉴定鞋子的小知识。但这种事儿,终归不能出现第二回了,毕竟,时间还是耗费不起的。真的,有这时间,我干点啥不行呢!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