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点

原创

《嗨到爆》 by DALL·E
《嗨到爆》 by DALL·E

慢慢地,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一大本性,就是非常喜欢自己的精神能够“嗨”起来时的状态,但首先要说明的是,它不是依靠药物或者酒精作用之下的结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兴奋感或心理上的满足感。目前的自我观察里,最让我兴奋的,是来自于我所喜欢的、我所需要的、能够让我醍醐灌顶的新鲜知识或者信息的获得。

今天的“嗨点”发生在一个非常巧妙的事件里。

我常常在读完一本书之后,会把自己简单的读后感进行总结,同时分发在熟人聚集的朋友圈,陌生网友离散的小红书、即刻以及微信读书里。其实这些“公众”的网络平台上,我的账号的关注量并不大。它们对我来说的作用与朋友圈类似,只是分享,我并不在意有多少流量会“搁浅”其中。某种意义上,我甚至不那么希望有很多人会去关注它。

事情很巧,当我昨天在通勤的地铁上,把王小波的杂文集《特立独行的猪》读完之后,便习惯性地把一小段读后感分发了出去。起初,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如往常一般平静,没什么人关注。在即刻的发帖模块里,可以根据自己帖子的主题选择一个“圈子”,自然“读书会”一直是我放读后感的那个地方。临近傍晚的时候,我这篇帖子被“圈子”的管理员,标注为了“精华”,但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人点赞、转发或留言,我还在纳闷,为什么要把它标为“精华”?

即刻在每一天的早上 7:05,会给所有用户发一条「即刻镇小报」的推送,里面通常会包含 10 条信息。其中 5 条是前一日的重要新闻信息,后 5 条是即刻用户们的精华帖。

今儿一早上一睁眼,打开手机,迎面而来了十几个点赞、转发、关注和留言,我一下子错愕了起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于是我在通知的区域里,看到了自己的这一条帖子入选了今日的「即刻镇小报」的系统通知。点开今天的「小报」,后 5 条的帖子的第一个,赫然写着“@高一彡”。

即刻的流量没有其他平台那么“爆”,但相对而言,它是一个以高质量内容为导向的平台,且言论相对深度并友好。所以很多高质量内容的创作者会选择在这个平台深耕。一日过去,大概齐,也不过就只吸引来了20 多个关注者,这个帖子多了三四十个点赞和留言而已。

晚上健身完上地铁的时候,我终于集中刷了一波大家的留言,其中有一个新来的关注者,竟是在我另外一条写吉井忍《东京八平米》的读后感下留了言,说建议我去听一听「岩中花束」的某一期播客,里面是鲁豫与吉井忍的对话。

回程的通勤地铁闲来无事,我便戴上了耳机,听了起来。我对于吉井忍相对熟悉,所以基本上她俩对话的内容,是对我原有的认知和信息的扩充。但听到大概五十多分钟的时候,鲁豫老师跟吉井忍简短地提到了保险的话题。

她俩都说了一致的观点,说像她们一样的人太需要保险了,一定要有保险。我正琢磨着,她们会怎么去论证“一定得要有保险”这个论点时——职业病起来了——紧接着,鲁豫的另外一句话,极大地冲击到了我。

她说,她的代理人跟她讲,某个保险很好,将来如果自己死了没用了,还可以留给自己的小孩。

而她却对她的保险代理人说,但她想要的是一种不给任何人留钱的保险!

那一刻,我醍醐灌顶!因为她所说的那个「我们这种人的需求」恰恰是我们的某款终身养老年金的功能之一,你从开始领取养老金的那一刻起,你没有别的选择,你只能一直好好活着,一直一直领下去。

我以前总会跟客户聊,为什么这款产品这么设计的原因是,老了之后,体力、智力都跟不上,还得防着很多人惦记你的钱,这都是风险。但你规划了这个产品,这些风险都不足为惧。骗子骗不了你大额的钱,儿女也只能孝顺。把大额的资产,变成了每个月领取的现金流工资,能够规避诸多的人性风险。这是它的价值。

但它并不容易卖,因为大多数的客户,在年龄不到的时候,是很难扭转这个认知与观念的。我们中国人普遍不那么爱给自己花钱,总想着是给家人、给父母、给子女留下足够多的钱。所以,通常而言,那些确定“留钱”的保险,一定是会收到更多人的亲睐。我的成单经历里,也佐证了这一点。

但我其实从来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很现代性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另一个客群,去了解当下的这个社会当中,是有相当多的人,是不想在身后给任何人留钱的,甚至可以说,是很可能也没有给任何人留钱的必要性的。这是一个对于特定人群,尤其是不婚或丁克人群的显性需求。

想到这里的那一刻,我突然像开了“天眼”一样,视角和维度立刻打开。我的脑海里转过了无数个曾经谈过养老规划却没能认可这个方案或产品的人,这时,我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像是被赋予了新的“能力”。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认知上的狭隘,自己立足点的偏颇。

到这一时刻,我精神极度得亢奋,头皮发麻。转而去回观这事件演变的整条脉络,它们形成了一种巧妙地串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缘」。认知的转变,让我获得了极大的兴奋感和刺激感,而「机缘」又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感。此时此刻,迫不及待地想要记录下这一经历的我,已经达到了最“嗨”的时刻!这种感觉,太棒了!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