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良药

原创

去沈阳之前,终于还是把压了快一年的体检约上,赶在周六的那个上午,了结了这一桩事。逃避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一年来,自己对于自己身体是有体感的,年初经历了胸闷的症状,年中又被头痛侵袭,快到年末了,去了两趟大同,体重蹭的一下倒上来了。干保险干了这么些年,我自然最清楚,什么样的身体状态,会对应着怎样的体检指标,而不同的体检异常的项目,又会对应怎样的隐患和威胁。

我心理上的预期,是很低的。以我对我自己的观察来论,想要拿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体检报告并不容易,尤其是跟去年相比。然而,有趣的事情是,当天体检的全过程,那些即时可见的指标里,包括曾经波动过的血压,竟然都比原先好太多。那天体检完,我跟一个朋友聊了起来,便说,我觉得今年体检可能比去年要好。果不其然,今儿刚进沈阳北站准备过安检的时候,体检报告“送”到了我的手机里。我粗略对比了一下异常的项目,跟去年相比,一部分变化不大,一部分向好发展,甚至恢复正常。

坐在候车大厅的时候,我不由得去对比,这两次体检的周期里的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相隔久远,很多事情也记不太清,但我大概的印象,去年的三四月份和今年的十一月份相比,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对人对事的心态上的转变。去年的三四月份,是一个多事之春,这个“多事”没有贬义,是单纯意义上的事情多。那段时间,为了调整睡眠结构,医生给我开了某一种调节睡眠的药物,我个人认为,那个药也有让人精神“亢奋”的“副作用”。所以那一段时间,的确一直在很亢奋的情绪中度过,工作节奏紧锣密鼓,本职工作之外,还尝试着做了多元化的探索。

我心知肚明的一点是,那股“气”是靠着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吊起来的,或者说是我因此而来的心理暗示或心理作用使然。它不是我本源具有的东西,但却让人很上瘾。而“亢奋”本身也会有情绪上的副作用,便是容易激愤,一些小事也容易激怒到自己。所以,尽管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但确实很不稳定,并且底层当中其实藏着很多隐患,它来自于表象情绪的易怒,和暗里的紧张与焦虑。

今年这个阶段与当初那个阶段的状态,有一些相似之处,在于事务上的繁忙。但在紧张度上,跟以前不光不在一个 level 上,甚至无法跟以前“同日而语”。尽管是另一个繁忙的阶段,但我变得更容易「放过自己」。或许现在的我,更加聚焦于做的事情上,解决问题的通道上,用事情来冲刷自己本来可能畏难和逃避的心态。也因为今年在健康上陆续出现的“预警信号”,我更加关注于自己对于“紧张”这个状态的感知上的变化。我在以往的文章里提到过这件事。这样的刻意练习,极大地帮助到了我对于自我情绪的疏导以及心情上的建设和管理。

当下的我,似乎没有那么容易高兴,但也没有那么容易不高兴。在我看来,我更加接受了这个世界,也更加包容现在的我自己。所以,一切的发生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你在所有事情发生的过程当中,既可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也可能不发挥任何一点作用。这是个由「随机性」构成的世界,但你首先得认清它的本质。

现在的我的世界,跟之前无所根本上的变化。我依然会遇到好的事情,以及不好的事情。它们仍然在我的世界里循环发生。但我可能不再那么执着于改变一些什么。我们终究都是普通人,你想要改变一件事儿都很难,更何况是出现在身旁的甲乙丙丁这些活生生的个体呢?我们甚至都无法扮演“说服者”的角色,因为容易被你说服的人,也容易被任何一个其他人所说服。我们大概只能做一个“影响者”,对这个世界的某一些群体里的人们,带来一些正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能力天花板了。所以,如果对于人生理解到这个层面上,很多执念就非常容易销声匿迹。

我更愿意关注于我现在,此时此刻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去做的事情,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件闲事,去看会书、跑个步、写个文儿、泡个澡。对,它翻译过来的名字,就叫做「不内耗」。不介意,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而不在意,会让自己的世界更加通达。

现在的我,同样还是会生气,也会愤怒,但我还是找到了一种针对于事情本身的解决方法,也因此让这本来是郁结于心的情绪,以最快的速度舒缓并散去。这可能是另外一种能力建设的开始。

总之,这个世界这么艰难,人之一生也苦楚不断,还是那句话,我们可能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但能让自己活得舒服点,身体更健康一些,或许才是人生的更优解法。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