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关系

原创

我相信,每一个个体对于另一个个体,一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见,这种偏见会左右相对应的许多行为。“偏见”这个词,不一定是贬义,因为有很多时候,偏见会促成一些事情的达成。但绝大多数情况,偏见意味着躲避,意味着不自觉会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主观想法。

干保险这一行久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真的想明白的人,会把你当成一个“资源中心”去对待,因为 TA 也许可以通过你,链接到 TA 的社交圈层所链接不到的资源。但不得不说,不乏一些人,对你的择业选择,对你的行业属性,对你的职业行为,有着狭隘的预设:你今天找我聊天,是不是为了卖给我一个保险产品?

刚开始做保险的时候,我会选择委婉的转圜:毕竟,我明明是为了“拯救”你,你为什么会曲解我的想法?

但现在,我“进化”了,我可以很直接地表达:如果是的话,你会选择见我还是不见我?

当然,随着从业经验的增长,其实给我这样表达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了。

我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我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很多超出保险以外的价值。更多的时间里,我需要处理来自于不同人的实际需求,而非去联系那些并不能给予我对等反馈的人。我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认知差与信息差,我们的价值在于帮助愿意弥合认知差与信息差的朋友,建立起对等的信息流,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到 TA 解决实际的问题。专业层面是关于风险与钱,其他层面,或许可以是任何事情。

人要永远相信一点,任何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橄榄枝”,都不是无缘无故地来。我甚至会很唯心地认为,它可能源自我上辈子积了的德。所以,我对于到我面前的“橄榄枝”,通常会谨慎和礼貌地对待。同样地,如果我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对对面的人抛出“橄榄枝”的时候,我也一样希望能够获得对等的信号。这种信号并不是说你不可以拒绝——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而是一种平等待之的礼貌态度,这种态度本身,是对对方时间付出的尊重或认同。权利与义务对等,你有选择权利的同时,也有平等待之的义务。

当然,题外话是当你拒绝“橄榄枝”的时候,你大概率也会错失一些对己有利的契机与可能性。它可能是某一项业务本身上,甚至会是业务之外的许多部分。

我们对抗不了人性本身,所以我们得接受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件事情的想法,终归有所差异。一个人的表象行为背后,是这个人知识、修养、思想、情感的多维展现。但无论哪一个维度,每一个人都有个体上的狭隘性。谁都不是完美的人,经历过风雨的人,会时刻想为他人撑起一把伞;遭受过不平等和不被尊重的待遇,才会时刻提醒自己,己所不欲的东西勿施于人。

我也在从业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观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光是我是否值得他们托付,同样在于他们是否值得我将自己托付。我的判断标准,简单又直接,凡事有反馈,事事有回应。而实际上,你会明白,这一点,其实比想象中的难很多。

但如果,对面的你做不到这一点——无论你是何种理由或借口——有一天,当你需要获得回应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对你“静了音”。我自己尝到了全世界为我“发声”的好处,我也的确观察到身边有人在经历“静了音”之后的苦楚。

这一篇文章,我想写给一些人,给一些处在自我怀疑当中的朋友多一点光亮,以及给一些可能将被“摒弃”的人一些善意的提醒。当然,这也是我向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抛出的“橄榄枝”,你是否会读完它,或接不接受,也都会是你的选择。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