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羞耻感」

原创

《值得》by ChatGPT
《值得》by ChatGPT

老妈循着我的朋友圈,终于“考古”到了大同最后那一日在高铁上写就的那篇文章《姥姥与大同的故事》,读罢,很郑重地给我发来了我文章里地三处偏差:

你写的有三处不正确,第一姥结婚还没继父呢,第二是我二舅找的工作,第三人继父不抽大烟,是我姥得了大病别人说吸点大烟减轻病痛。

我也很郑重地接受了这个反馈,在尝试直接修改原文之后,发现因为平台修改字数的限制,我只能修改掉其中两处,便再也无处下手,于是,我决定放弃了直接修改,直接把老妈的反馈回复到原文里,以作勘误。

写这篇文章的整个过程,除了有一两处新知道的信息,跟老妈有所交流之外,其余的文字,全是凭我从小到大的记忆和印象写就。写完的那一刻,我一度想着,要不然先发给老妈读一读,看看究竟有无不准确之处。但那一刻,犹豫很久,还是决定“不管不顾”直接发送。一方面,是觉得,即便有记忆上的疏漏,但大面儿上的信息基本是准确的,而原汁原味地保留当下忆起的所有故事,即便有错漏,也值得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即便这么多年,我都大胆地将自己所写之物,直接曝露在我自己的朋友圈里,但我依然有一种「羞耻感」,不是那么敢完整地呈现给自己更加亲近的人,尤其是内容上多少跟他们沾一点边的时候。所以,这一篇文章刚开始分享的时候,我甚至还刻意先“屏蔽”掉了他们,然后在两天之后才又把权限打开。这个过程里,我既希望他们不要读,我又希望他们赶紧读。这大概就是那种「羞耻感」在作祟。

平心而论,《姥姥与大同的故事》是我写过的所有的文章里,我认为非常不错的「情之所至」的一篇。我很少感动于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但我在写这一篇的过程当中,几度落泪。当然,记忆深处的影像,或许是最根本意义上的“催化剂”。但我依然认为自己写得很好,我甚至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姥姥的故事的这个大的拼图,能被我一点点补全的话,我可能会以此为蓝图,写就一本完整的小说出来。至少目前为止,我依然觉得她的故事,太具有可写性了。即便小说一直是我自己不那么敢去触碰的体裁。

我想,无论是在公众面前写作,还是在朋友圈和熟人圈的见证之下表达,对于绝大多数的自我而言,都有着一种天然的阻碍——它是一种写作的「羞耻感」。小的时候,老师总是会把班级里写得不错的范文挑出来,在班级里朗读;有时候还会汇编成集,供大家传阅和学习。

我算是「范文」作者行列的一员。小学的时候一度爱写诗,但原因特别简单,是因为日记的作业任务实在是写无可写,但总有字数上的要求,于是,我就改成了用诗来表达,行数多,字数少,在写作业这项任务面前,运用得极佳。但好巧不巧,小学的班主任张老师,觉得不错,愣是让我把它们从作文本里誊抄了出来,交给了她。但其实,誊抄的过程,让我「尴尬」不已。那是一种一遍遍地复述那酸了吧唧的勉强称作是诗的内容的「羞耻」之心。越抄越觉得,自己写得是个什么东西?但碍于誊抄的任务,我还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硬着头皮抄了几篇自认为还说得过去的,交了上去。中学的时候开始感怀和神伤,会写一些更细腻描述感受的文字。还曾经被初中的语文老师称之为男版“林黛玉”,我其实到了都不知道这样的评论,究竟是从何而来。我却只是以为,这个老师并不懂我的文字。或许,她也是我从小到大的所有语文老师里,我最不服气的一个。上了高中,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文字,成就了我。我大概是那个时候开始,一些辩证性和逻辑性的思考,开始融入到了作文当中。不出意外,语文中的作文,成了我的学科优势。我成了那个时不时被拿来当作范文朗读的小作者。当场朗读自己的文章,大概是最让人复杂交错的事情了。那种自豪感与羞耻感掰扯不开的感受,我大概这一辈子都会记得清清楚楚。

我还记得一个小故事,每一次升学,当整理自己既往的学习材料和作业的时候,每每翻到自己曾经写过的日记和作文,我最终都会把它们撕碎并扔掉。这个过程当然会在又一次地复阅之后,自己会觉得自己更年轻时的文字,怎么这么「不堪入目」?那一份羞耻之心还是战胜了对自己文字的珍惜之意。现在想来,是一件太过于可惜的事情了。因为无论在现实里还是网络中,再也没有留下我上大学以前的任何文字了。包括小的时候,那些暗恋之下、情窦初开时那些隐晦、羞涩、暧昧的文字。

现在的我,也依然无法彻底撕掉自己这一层的「羞耻心」,所以每每转发到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平台,也总是会跟内心深处的另一种声音相抗衡:我写的这一篇,值不值得让人来读?或许,我总能胜利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我在这个过程里,慢慢放下了身边之人对于我写作内容本身的评判。谁说的某一句话,都不会让我停下我本来想要表达的脚步。那 Ta 无论是夸与贬,对我而言,都够不成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影响。如果说,人一辈子能有几件事情能够做自己的话,我愿意给写作留这么一个或许狭小的空间。

「羞耻心」的背后,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意识里的「不配得感」——终于写下来了一个时下最时髦的一个词。但当你终于胜利一回的时候,那是另一种境界的「爽」,因为,你终于从「不配得」里出走,那一刻,你会突然醒悟:这个世界有了你,才是最庆幸的一件事。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