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

原创

《山花烂漫》by ChatGPT
《山花烂漫》by ChatGPT

23:30 分,第 23 集《山花烂漫时》的片尾曲告一尾声,这一部改编自张桂梅老师的剧,在我这里终于落下了帷幕。我又一次打开了豆瓣,评分又涨了 0.1 分来到了 9.4 分,它打破了国产现实或纪实题材的电视剧的天花板。我点击了一下看过,留下了一段完全没有“营养”可言的评论:

刚知道这部剧的时候,我没看它,它豆瓣 9.1。后来回家,我妈说这部剧贼好,那会豆瓣 9.2,我也没“稀的”看。假期结束后,那一天想看个啥,电视首页又推荐了它,我说看一看,那天豆瓣 9.3。然后看着看着,看到上瘾,连熬两夜,我把它推荐给了所有朋友,再一看,豆瓣 9.4 了。今年国产剧最佳,没有之一。这是一部充满能量的剧,这是一部让人哭让人笑让人能充满电的剧。

转发到朋友圈里,算是另一种意义上我与它的交集的谢幕。我转身进了卫生间,洗漱完准备上床睡觉,结束这连续两三日的熬夜刷剧之旅。

当喷淋头对着外头释放管道里的冷水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像还是差点儿意思,还是不太够。我应该再多写点什么。于是,大概已经很久不写影视评述类文字的我,打开了电脑,还是搁浅了本来要写的那一篇。

如果说一个人的文字有所专长或擅长的话,对于文艺作品的评述,对我来讲是个吃力的活儿。很早以前,我写过,我是一个感受派动物。一部电影、电视剧,一本书、一个展,我很难从理性上或逻辑上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我对文艺作品的所有评判标准,都来自于作品本身给予我的感受上的冲击力。也许,这个「冲击力」的构成里,的确离不开创作者非常巧妙的构思,但我只关注于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它或许简简单单就是种美,或许是一种感同身受,或许是一种生机和能量,或许是一种美好的爱。各种各样的感受迎面而来,但我并不那么在意它们具体是什么,因为「冲击力」本身就不常有,稀缺又珍贵。

写影视类的文字,不详细拆解,总是很难对所有人都说清楚。可一旦多说一两句,就必然会涉及到剧情的曝露。剧透对所有的文艺作品而言,都是毁灭性的。因为,真正能够让你打开第二回的作品,世间罕有。所以,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本身,太容易空虚无物了,别人读起来也不见得真的能代入其中,拥有同感。所以,写这类的文章,对于自己文字的敏锐度和精准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虽然写不好,但是我还是想多写一点关于它的故事。

我对张桂梅老师,或许有着先天的偏见。我仔细在想,这部分的偏见或许部分程度上依赖于她本人的“热搜”体质。张桂梅三个字,在网络上估计少有人不知。但我们都懂得,除了国家大事上热搜多数是正面之外,普通人但凡上了热搜,普遍不是啥标准意义的好事。在我并不了解真实的张桂梅之前,我的印象里,她虽然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我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她是呆板的。我甚至有过一次与朋友的交流,信口就来,说我对她的教育理念,持保留的态度。把女孩带出山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我难以苟同。更何况,这并不是多遥远的上世纪的故事。“女高”的第一届高中生是 2008 年,而 2008 年我已经上大学了。以我当时的认知做时空上的平移,所以才有了类似「难以苟同」的言论。

但其实,我对于张老师的信息,仅限于此,没有再更多地关注更加详实的故事,包括“女高”的真实背景,这其中面临的各种严峻的挑战和困难,更重要的是,以我的成长经历来论,我无法真的设身处地地去理解那些女娃们的真实处境。

我说,我刚开始很抵触看,即便豆瓣评分那么高,原因就在于我先入为主的偏见。

有些事情,经不住不停地在你的真实世界当中频繁出现。「张桂梅」三个字是近半年以来的高频词汇,但它出现的场景,也都跟影视作品有关,之前是海清主演的《我本是高山》,最近的是《山花烂漫时》。它们在我的生命当中,在不同的人的口中不断串联,最终让我以一个完完全全的观望着的心态“入了局”。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局”,它可真的“香”!

因为剧集本身的容量并不大,而且已经更新完毕,所以不再这里给大家太多剧情上的内容分享。我只想分享一个很小的故事。

我看这部剧使用的腾讯视频账号,来自于一个朋友的 SVIP 大会员。所以当我看了两集之后,我便推荐给了他。他就是之前给我分享《我本是高山》的那位伙伴。但每次我给他分享的剧或电影,他反倒都不怎么“搭理”。所以这一回,我没有特别强推,只是跟他提了一嘴,说,有一部关于张桂梅的电视剧上了,我妈看过觉得很好看,豆瓣评分都上 9.2 了。闲的无聊的他,在我看到第三集的时候,也打开了自己的电视,一起看了起来。

之后,便陷入到了长时间没有音信的时空里。我们彼此都沉浸其中。两个在影视上癖好完全不同的人,竟然同时陷入到了同一类型同一部剧当中,也是实属罕见。

昨晚上,我俩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提到了一个词,叫「力量」。我以为,这是一种人类最存粹的力量的存在。怎么来形容呢?你有过通过一件事情,而变得充满能量、意志坚决而笃定、心态积极而阳光、斗志振奋且昂扬的经历吗?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相信从小到大的经历里,你一定有过。而看这部作品,你能从中感受到最纯粹的让人振奋的力量,它不只是对角色,还能充分感染在屏幕之外看剧的你。我最感动的是,那是一份来自于每一个个体本身的力量,但集体让一份力量熠熠发光。

我开玩笑说,张老师是一个 “PUA” 大师。她太厉害了,三言两语,就能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像是“使命的召唤”一样的人生意义。但说她是“PUA”大师又太过于偏颇,因为她的这一份「唤起」,并不为她自己,而是面前的这一个又一个可爱又优秀的处于困境当中的女孩们。我还开玩笑说,幸得张老师的性格不是一个以利为上的人,也幸得她没有进入到商界里,不然她的这份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不得给自己整个中国首富出来。

我想,这同样是一个「助人者天助」的故事。一个多么纯粹的人,总是会吸引着同样纯粹,愿意支持的其他人同行。

这一部剧,能予人的启示很多,可探讨的社会性话题,也不仅仅在于教育这个层面。但无论我们每个个体感受到的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庆幸,这个世界上,有像张桂梅老师一样的人。一切文明得以发展,一定是教育先行。张老师做了我们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情,且做到了。这样的人,值得更多的歌功颂德,我们当下的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我以这样的评述方式,把这一部剧推荐给你,请相信我,它值得!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