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负债」的一生

原创

《天梯》by ChatGPT
《天梯》by ChatGPT

几天前,很莫名其妙地,当我在爬楼的时候,脑子里突发了这样一个念想,当时是否在思考更宏大的命题我已然记不清了,但这个推论再后来几日的生活里,不停地上演,我才终于觉得,可以来思摸思摸这个选题。

此「负债」并非简单财务上的意义,而是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人所生活的这一生。

打娘胎里来,一个新的生命从无到有,Ta 的世界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一切都需要从“白纸”开始重新创造。有人说,创造的一生,不应该是「资产」的一生吗?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完成的所有人生目标,不都是一点点在积累自己的人生财富吗?不可否认,从「资产」的视角来理解人生,是很对的事情。

但我那日恍惚之间,猛然发现了这其中的吊诡之处。吊诡的原因,如果仅从生死的角度来讲,其实无论一个人创造过怎样的辉煌,Ta 这一世的东西,最终都无法真的带走,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无一例外。那么,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人来世上一遭,用“还债”来形容,似乎更显恰当。

财务上的“负债”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只要生活的在这个世界上,至少会有吃喝拉撒的基本费用需求,更别提玩乐上的想法以及更高阶的精神上的追求了。任何一种需求的实现,首先得依赖于钱。我们挣钱这件事儿,一面是为了花,一面是为了存,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花,只不过是花钱的主体、场景、时间久期,可能不同。看似是在创造金钱上的财富,实际上是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所有可能性花销在还债。

按照同样的逻辑,人的一辈子的构成里,最主要的几个生活面向,小时候是学习,长大了是工作,生活里有情感(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在生活的主要面向里,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换回来我们想要的对等的“回报”。学习是为了自我成长,也是为了生存技能;工作是用脑力或体力或技能或时间来换取基本对等的报酬,用以生活和其他;情感上的付出更加复杂,但情感上的索求是最直接和明显的,付出爱的同时期望的一定是收到爱,单方向的博爱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所以,明面上,生活里的几乎所有面向,看上去是「交换」,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消费」,而这种消费是必然的或必需的。「必然消费」或「必需消费」更像是什么呢?是不是就跟每个月必需要还的房贷,变成了一样的性质呢?

所以,人来世上一遭,虽然遇到的故事,会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故事发生的背后,潜藏着的必然是各种维度、各种意义上的「必须付出」和「期望获得」之间的「确定交易」。

更有意思的另一种逻辑,来自于最直接的感官。人们总是会说,“我把这个准备好了,我就安心了。”这种陈述的背后,是对「安全感」的一种形容。类似的描述,像是“我把孩子抚养成人,我就安心了”、“我把父母赡养送终,我也就安心了”、“孩子能够成家立业,我也就安心了”,诸如此类,是不是也特别像是另一个场景:“我把房贷还清了,无债一身轻,就更加安心了”?所以,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你在面对担忧的那个不确定性时,提前有所准备,遇到事情时。它同样是人生的多个面向,各种意义与维度上的“准备好”和“花出去”。

以「负债」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有一个在我看来极大的好处,便是把人生会遇到的所有经历当作一种必然来对待,以这样的心态来应对所有出现的事情,无论好的或是坏的,至少会少了许多自我无端的虚耗,因为「经历」是我们这「负债」的一生的唯一「还债」方式,而「经历」本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根本奥义。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