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启示录

原创

我有两个关系非常好的高中发小,几乎每一次回到太原,不论时间长短,我的日程表里一定会有他俩的影子。从更长的人生意义的维度上讲,他俩是我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聚会,随着年龄的变化,也从青春时期的闹逐渐变成了现在的静。就像这一回,差一点我们就跑到农村去烧烤露营,虽然最后因为时机没搭上未能成行,但最后的落脚之处,竟然是在汾河畔的一家有些网红的小清吧的露营椅上,畅聊一宿。

聊天总是聚会的主要内容,场合不同、场所各异,但绕不开的总是在各自不同的人生阶段里,所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和对于未来的“畅想”——当然,现在可能是“预期”了。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小白就总说,为什么我要选择离开太原去北漂。那个时候,无论你去做什么,什么都好做,什么也都能做好,并不一定非得离开小城市去往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那些。所以,每一回相聚,总少不了的一个主题,就是劝我回来。但我总是年轻气盛的,总归还是有一些人生抱负在,虽然那时的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拼些什么,在追求些什么,但同样我也并不真的知道,回去的理由又是什么?

时间一久,小白又会问另一个问题:“你以后还打算回来不?回来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搞个事情做。”同样是一个对我来说无解的答案,但这个问题又恰逢其时地通过另一个人的口中,提到了我的人生里。但我的确不那么清楚与笃定,自己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回来的理由,在工作的层面是找不到的,能够让我有所牵挂的,大概也只有父母这一条线了。

这一回,时隔几年,却还是小白说出来的:“能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这成了一个相反的话茬,因为那一刻我刚想问,你们觉得,无论是演唱会还是“黑悟空”带起来的山西旅游热,对我们个体而言有啥样的机会?他并没有接这个话题。我们依然会聊到挣钱这件事,但这一回,大家似乎更像是认了命一般。以前的“蠢蠢欲动”是来自于身边朋友们“乘风而行”、过得太好,现在的“求安稳”却来自于市场的“没落”和自己的“不是特别好”。但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境遇,自己的生活是足够安稳的,是吃喝用度不愁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念想,都难以真的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启程,用不确定的“好”或“坏”,来替代目前已经确定的“还不错”,我估摸着,没有几个人能真的选择「放手一搏」。

而小康每一次的话语里,几乎不问我类似的问题,大概是因为,他毕竟是有过在外的经历之后,才选择的回来。所以,他大概率是懂我的,经历过抉择的他,也知道,选择的本质是取舍,而取舍本身很难有答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好到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的那种。所以,他往往只关心我的情感动向,关心我未来的婚姻生活。毕竟,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知道我既往几乎所有感情史的朋友。我以前在文章和播客里分享过的,那个在我失恋时,给我写了一个让我无脑复制的大理旅行攻略 word 的人,就是他。

他俩都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伙伴」,虽然十来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预见到,彼此可以一起并肩陪伴与成长到如今这个年纪。时间在变迁,世事在轮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在预想与未知的交织当中,顺利或者不那么顺利地缓缓向前。我们的想法,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却在一次次的交流当中,有所迁移。有意思的是,一些人生的启发来自于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但对我而言,总有那么一些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的提出,来自于他俩。

另一个朋友,凯凯在我们录制的播客里说,一个人的月亮星座代表着在家里的性格。坐在回京的高铁上,脑海里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我简直共鸣到了极点。当我一味地往前走的时候,我只会想如何把这件事做好,我是不会去想那些具有人生重大意义的问题的。但我往往会在回家的时候,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生命能量的流动,意识到很多人生大事背后的玄机,哪怕这其中总有着一些搅弄不清的复杂情绪在,哪怕这些话题会让我辗转难眠,但我会觉得,那是另一种「人生指引」的存在。

处女座的人是实干家,天秤座的人是哲学家。而我,二者归一,两者兼有,是时候发挥它们最大的人生效力了。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