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周一之后,周四又成为了新一个“魔咒”。大概是因为经历过了大半周的工作,身体与精神的能量消耗至一个低谷当中。你明明手中还有一大堆的待办事项,但“疯狂星期四”的某一刻,你看到了窗外的蓝天之中漂浮着的如棉花糖般的朵朵白云之时,就突然觉得,我是不是该稍微停一停、休息休息了?
过去的几个月里,时不时地会遇上那么一个周四,疲惫值跃升到了顶峰。事情不多的时候,早上会晚去一会儿公司,或是下午早早给自己放个休,把自己置于一个不需要刻意干什么的时空之内。如果让我定义的话,我会觉得,那是一个难得的“逃避空间”,在现实之中得一丝喘息。当然,这也得益于自己的工作,可以日日工作,机动性相对较高的缘故。
所以,不知不觉之中,周四的半日,已然成为意识当中的“休息日”。我翻看了自己日历当中的记事,才发现,过去的几个月里,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周四下午的日程空出来,不安排任何正经的事情。这个时间里,我有可能逃遁到电影院,去看一场昏昏欲睡的电影,也可能泡在城市图书馆里,避开一切的熙熙攘攘,还可能直接回家,躺沙发上来一场与周公的相会。即便从前一日和后一日的日程中能看到,自己处在一个紧张的工作阶段里,我也会大撒手,放自己一个短暂的自由。这么说来,这样的“星期四”也挺疯狂。
然而,“疯狂星期四”已经离自己远去了好久。别说给自己刻意留半天假,过去几周的周四,我甚至没有一天早于 10 点钟到家。当然,事情的增多,会让人短暂忘却这曾经熟悉的感觉。连轴转了好几周的我,如果没有今天日程表上的突然变动,可能早就把它忘却在脑海之外了。所以当下午三点钟,手头的诸项事宜完结之后,看着日历里被推移到下周的工作模块之下空白的样子时,猛然间晃了神。这个时候,我该做点啥?于是我把第二天的一项工作提前,却也只用了一个小时不到,沟通完了所有的人。这个时候,除了今天没写的文章之外,我手里没有任何剩余的事情可以做了。
我开始循着职场晃悠,跟其他的哥哥姐姐们聊了会天,盘了盘工作和业绩,但时间好像停滞了一样,丝毫不顾及我的情绪,不往前走任何一步。这个时候,我终于不得不放下了执念的自己,收拾了东西,背上背包,在下午四点五十,搭上了回家的地铁。而那个时候,我才想起来,这是一个周四,一个我常常用来恢复能量的日子。于是,我开始在地铁上发呆。我已经想不起来那段时间思考过什么了,但事后我才发现,那一段在拥挤人群中“发呆”的时光,对我来说意味非凡。它没有做任何的动作,却自动安抚了我激进又焦虑的心情。尽管,我到现在都不完全知道,这一股安抚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它又做了什么。
但其实一切都并不重要,因为放下本身,才能让自己包容更多,包括这看似不应该的一个小时的摆烂时光。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