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欲

原创

总部培训项目的第二天,迎来了通关考试日。

这里简单给非保险行业的朋友先科普一下,这是我们公司一种检验培训效果的即时手段,就是现场实操,定分定级。不过今天的结果判定上有所变化,采取了以团队为单位的 1V1 积分赛。就是不同团队的个体彼此之间进行通关的对决,由考官来定每一轮的输赢,赢的一方给团队加一分,最后再在总分上积累来判断团队的胜负。

从本意上来说,这一次的团队赛不是我所好。我个人以为,这跟培训的全程里,没有过多掺杂“团队”的元素有关系,而且团队的划分,也很难让人有一种共同的荣誉感。所以,我本以为,自己对于团队之间的竞争,没有什么胜负意义上的诉求。连带着,在个人竞争的维度上,我也就相对而言不那么亢奋。

但紧张还是有的。所有这种对内的考试,我都会天然有一种紧张感,它比我身临其境地见真实的客户、聊同样的内容,有更多的心态上的挑战。这事儿吧,仔细一想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对内的结果往往是无伤大雅、无关紧要的,但对客户的结果才真实影响自己的落单,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收入。但我总是这样,尽管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会更坦然一些,但总还是没有直接跳过紧张这一关。可能,无论我继续在这行干多少年,都还是会如此。

只不过,我对于我自己还是不够那么得了解。最近几个月里,在很多其实我并不那么完全在意的内部比赛里,比方说前两个月去徐州参加总部的集训,包括上个月公司组织的辩论赛,以及今天培训项目的通关,我本不在意结果的胜负,我总是很云淡风轻,但却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内心深处不时蹦出来一些小火苗,憋着一股劲儿想着,这事儿团队可以不赢,但我个体不可以输。

于是,这形成了一种很矛盾的图景。外在的我,别人看来的我,总是说着很佛系的话——就像今天我跟身旁的同事们说的,“考完就行”——但实际上,对自己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虽然没有提到最高的等级,但绝对也没有放到不管不顾的程度。当然,结果毋庸置疑,这些个小的比赛里,在个人的维度上我都没有输过。紧张归紧张,我对于自己的能力、应变力和适应力,还是有颇多的自信在。或许,这跟我从小是个应试性选手也脱离不开关系。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我其实从来不是个喜欢争第一的人,但我很习惯于做任何事情,都跟在第一后面“躺着”。很多情况下,得第二这件事儿,既没有争第一那么难,也没有像躺平那么简单。总之,对于我来说,保有第二的位置,是一件我还愿意多付出一些心力,但不用太挑战自己极限的事情。

所以,我可能是一个很遵循老祖宗的中庸之道的一个人。虽然从小也没有人跟我讲过“枪打出头鸟”这件事,但我好像天然对它的领悟有一种天赋——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自己太懒——我觉得屈居第二是一件无比安全的事情。

当然,的确有时候,会出现我无法预估自己能力高低的情况,也会因为一些激励性的东西而下意识地内卷,以至于偶尔出现胜负欲爆棚,结果“冒”掉的情况。我不得不承认,“得第一”一定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但我这人吧,很容易从那个感觉上冷静下来,然后回归到“我做第二也很好”的舒适圈里。

某种意义上,我可能不是个完全适合创业的人,我是个跟随可能能做得很好,创业会一塌糊涂的人。所以,在很多时候,很多际遇是一种必然。就像今天的这番感悟之下,其实是发觉自己进入这个行业的一种自我意义上的必然。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