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的第七天,喝酒的第三天,喝酒的频率不知不觉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要知道,我可是跟白酒已经“绝缘”了很久了。
喝酒这件事儿真的很吊诡。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嗜酒的人,甚至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喜欢喝白酒。以往的许多年里,白酒算是一种应酬的日常。尽管我一直并不那么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用喝酒这种行为来应酬?难道那些重要的事情,真的只有靠应酬或喝酒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吗?更重要的是,晕晕乎乎之下答应了的事情,清醒的时候也真的作数么?
我在那个单位工作了快七年,离职到现在也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反正到现在,面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我依然得不出肯定的答案。我觉得吧,今天我同学他媳妇儿——也是我同学——说的一句话很中肯:其实就是人自己不想那么早回家,想喝了,跟业务的成与不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很同意这句话,但我觉得,绝大多数应酬场上的中年男子们,都没懂这个,当然,也有可能是装着不懂罢了。
但换另一个角度,我倒是很喜欢跟朋友们喝酒。首先,我们不需要靠“牛皮”来撑着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家越喝酒,越会袒露心扉,越会把平日里不会与人说的话说出来。朋友的酒局里,你能看到最大程度的真诚。大家发自内心的笑,无所顾忌地闹,真心流露出的对你好,还有情到浓时硬汉眼里流出的泪。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我觉得必须要通过酒来获得的,我想这些是我最在意的东西。
只是,实话讲,人越长大,这类的酒局越发的少。家庭因素自然是其一,但可能更多的是,一个人开始习惯于脱离更多的情感上的搅扰,虽然绝大多数时候,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被迫接受的情形。但也因此,朋友之间把酒言欢,成了一种稀缺的日常。
这三顿酒,至少前两回的“后劲”是让人不那么舒适的。我这人,酒一喝多,就容易睡不太好,半夜总是会被自己身体上的不适感闹醒,然后在不适感中再次进入睡梦之中。见过我喝多的人,大概是知道我说的是个啥样的光景,我的脸色大概比熬了一夜的人都显得累和惨。
但即便如此,我也觉得这三顿酒,颇显得异常难得。它们分属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三个阶段,而身在局中的人,又是这三个阶段里很重要的几个。他们有的人,我年年都会相见,而有的人,我甚至已经十几年不曾见过。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是那么亲近的挚友,我们依旧可以那么无话不谈。
可能终究还是年龄大了,然后发现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总是陷在过去时里。一个人,越长大就越无趣,越长大就越孤单,越长大就越觉得不那么美好,越长大觉越觉得不那么快乐。
酒是快乐的催化剂,某种意义上它很能成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已经三十大几的老男人们。
我爸妈总是说觉得我不那么高兴,我却只是陷入了人生的另一种“难题”里。跟他们三拨人的把酒言欢,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另类的解题过程。我得到了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几年前我就觉得大概率会是这个。但这一回的获得,是现实跟意识层面的双重结合。就像人们常说的,客观正确不重要,你认为它正确才重要。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