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儿干

原创

今儿是周一,但我却在今天这一天问了无数遍“今天是周几”的问题。这个周一,活脱脱活成了周日的模样。可令人奇怪的是,周日我是基本上不干活的,可今儿,我愣是干了一整天的活儿。

回家的日子里,即便是工作日,也天然就想放松,就想赤裸裸地歇着。但在家躺着,跟在北京躺着,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在北京躺着,是一种焦虑的大环境之下的一种短暂地躲避;而在家躺着,确实一种放松的大环境之下的另一种焦虑。说白了,就是我既想躺下来,却又躺不平。生活里有太多的东西在推着人往前走,而当你真的短暂停下来的时候,生活本身的惯性会让你手足无措,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自己给自己一个力,稍往前在推一推。

虽然我这一趟回家,本身也不是为了休假,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要搞定。但其实,今天我处理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工作,还接到了两三个 happy calls。这些意料之外的活儿,倒是给了我很大的正反馈,让我顿时觉得这一日里,终究还是创造了许多价值。

果然,我对于“价值”二字的判断,还是来自于工作。怪不得我另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并不喜欢我把工作当全部的样子。

我想,我在试图把工作当喜欢,当成一种可以贡献乐趣的途径。但即便如此,我们的人生依然是受制约的,这种制约毫无疑问,来自于金钱与物质。即便我是一个很明白的人,我知道我的焦虑与不安,来自于“手停口停”的现实,所以我只能不停地向前走,一直走。我也很清楚,如果有一天我能放下现实的焦虑,那大概率是我已经阶段性达成了财务自由的状态,即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日常开支。

但其实,这个命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最大的阻碍毫无疑问,还是来自于人性本身。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开源很难,但实际上,节流也很不容易。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了,抵御诱惑本身就是最大的反人性。

好在,我这个行业,终究拥有开源的能力,越往后干,其实开源能力反而越强。这可能也是我愿意尝试把工作当喜欢,在工作中寻找和获得快乐的最重要原因。

只是,我们的目标,其实都是一样的,在工作与理财两个维度上,共同逐步构建出来属于自己的被动收入模型,早日达到那个可以随心躺平的人生阶段。

但我依然是矛盾的,因为即便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想要去做,太多的生活想要体验,其实并不一定非得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去做,生活本身是可以齐头并进的。我没能完全理清楚这一切,但总会有那么一刻,我会恍然大悟的。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