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时常被问一个类似语句结构的问题:你做xx(这件事)图什么?
这个问题最经常出现的场景,一是我的工作上,即便到现在依然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保险,为什么还在做保险;二是在我写的这个公众号上——你写它赚钱么?不赚为什么还要一直写?
起初,我总是会不断地解释着,我做这两件事情的初衷是什么——做保险我有一颗很理想主义的情怀,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守住更多的钱;而写文章是一种自剖和记录,同时也期望寻得同频的读者。
但慢慢地,我发现,解释一件事情终究是无力的,因为站在你对面的那个人,其实并不一定在乎你的说辞是什么,他们往往只是为了评论而评论,并不真的在乎是非对错的区分。我也逐渐明白了另一件事,解释显得苍白,还因为它只是一种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说”,而不是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的“做”。
所以,我开始不那么用力地去解释一件事情,或者我开始自黑甚至是戏谑,用另一个看上去“无厘头”的说法,来掩饰自己真正的内心所想。
而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在保险这个行业干了四年半的时间,而我连续日更公众号也已经将近 400 天。我想,有太多的时候,数据是真实而能够触动人心的,尤其是那些连绵不断的数字背后,所隐藏着的常人不可知的那些辛苦。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我想,再过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人们更多地或许就是尊敬、佩服或赞扬了。但如若真到那个时候,我可能更加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或想法了。
实际上,我在哪个层面上,都不是最争先的那一个人。我在我的不同职业阶段,都曾有过“高光”,但也都经历过低谷。只是,无论我所在的行业或职业是什么,我这个人的脾性底色里,总是缺乏一种争第一的征服欲。但我又不是一个佛系到无欲无求的人。我不喜欢明里卷别人,却总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时不时卷一卷自己。我清楚自己之所欲,也明白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爆发力之薄弱。我也是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不争一时之巅峰,却求一世之不绝。
或者说,这是更适配于我自己的一道生存法则,而这,同样是一条“笨拙之路”,因为它没有捷径。我能说,它有它显而易见的局限性,但它也有着其他道路所没有的通畅性。在这一条“笨拙之路”里,没有一步登天,却也永远没有死路。
所以,当无数的小伙伴们问我,关于职业成功之路时,我总是说,成功的路径每个人都不一样,它不可复制,可成事之路,却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的人听进去了,有的人没有。我们都在与我们自己的人性弱点相抗,有时候你臣服于它,有时候你能短暂地战胜它。但多数的时候,我们需要跟它一直共处下去。我并不相信,一个人那么容易被改变,但我相信,一个人可以逐渐被影响。我们都会在这样的一种看似矛盾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那一条道路,然后或坚定、或犹疑,但一直不停地走下去。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