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从新西兰带回来的一只杯子,它来自于霍比屯的馈赠。赠送的缘由是园区有地方在翻建,园方觉得对于游客而言有游览体验的缺失,所以,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免费送了一只特色的杯子作为伴手礼,以表歉意。
其实,从我的旅行体验上来说,园区所谓的翻建带来的体验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肉眼能看到的翻修之地,只是《霍比特人》生日聚会场景的那块场地,而非其他。
所以,如果不是园方的提示,我根本不会觉得这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其他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很棒,尤其是当天日出云间之后,景色非常惊艳。
伴手礼是离开园区的时候赠送的,它出现得恰到好处,它让这两个小时的游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让所有的游客朋友感受到了一种看重与珍视,虽然这份小礼物算不上多么值钱。
私以为,看到顾客尚且看不到的地方,才称得上是一种绝佳的体验,而任何一种服务模式能长久,这可能才是立足的根本。
为什么对服务体验这件事突然有特别的感受?说起来,还是因为在临离开公司的时候看到了一封邮件,里面收集了很多客户对代理人的服务满意度评分。虽然不知道这个评分的来源确切是哪儿,但当我看到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因为其中的一些不满意的分数后面的代理人对象,不乏我认识的很多年资非常久的大咖。
我在想,对于我们而言,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服务者,怎样又称得上是一种上佳的服务体验?我们又能如何看到客户都想不到的地方?我想,这才是我们未来持续“屹立不倒”的方向,而不仅仅在于,你刚开始做对了什么。
我有时候会觉得,或许是因为新西兰的旅游服务产业本就发达,所以在我们看来罕见地被仔细对待,在他们眼里本就是日常。所谓突然被当人一样对待,反而成为了一种惊艳感的来源,但其实,只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我们从来不太被认真对待罢了。
当然,这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因素所致,毕竟,单从服务从业者的收入角度来论,我们与他们的差距,不止一点半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否发达,第三产业是重要的参照指标;而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从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的素质与收入水平,也可判断。
所以,当我今天因为上述的事情受启发,又因为一些购物的事项近距离观察了一些店铺的服务范式之后,我才发觉,我们在服务与被服务这件事情上,有着双向的认知偏差。服务方觉得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差不多就行,被服务方无奈接受觉得凑合能过就好。
说句可能并不好听的话,能被人当人一样服务与对待,在现实当中,就已经是不容易见到的事情了,更何况是更高阶的需求呢。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