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最大诚信」,简单来说,就是我相信你应该告诉我的所有事情,都是实话,都是真实的。就比如说在投保的过程当中,你告诉我你身体情况是什么样,我就相信是什么样,你告诉我你的财务情况如何,就是如何。我相信你会本着「最大诚信」的原则来跟我谈生意,但如果你说谎了,作假了,不好意思,我也有事后不履行服务内容或追究你责任的权利。
生意得以建立,所依托于的本质,来自于关系;而这份关系得以建立的内核,来自于信任。所以,其实一切生意,想要做得长久,最终做的都是信任的生意。但信任的基础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诚实是必要条件。
前一段时间,一个同事姐姐的身边就发生了一件关于信任的事情。细节不便多说,但大致的前因是其他体系的某个团队,要挖一个本来意向已经在这边定了入职意向的候选人;而后果是,这件事情双方都没有弄成。在我看来,这像极了一场闹剧,最后受伤的是候选人自己。
这事儿其实本与我没有太大关系,但同事姐姐基于对我的信任,希望我能给这个候选人分享多一些想法和信息,我才见证了这一件事情的发展历程。我跟这个姐姐,都是极其坦诚的人,我们不好说是多么优秀的人,但我俩身上有着这世界上最纯粹的底色,那就是「诚实」。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姐姐求助于我,于是我们三个人又组了一个局,详细地聊了聊这件事情,也是想知道,候选人的意向变化,是源于何处。
我说,生意是基于关系成立。我们招募团队,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这边不亮但那边亮,大概率还是关系没能 PK 得过,对于这个因素我们其实有预期。只是,当她给我俩分享,她与那边沟通的始末的时候,我跟姐姐四目相对了片刻,顿觉得既尴尬,又多感慨。
说实话,虽然我们不喜欢别人搅和我们的生意,但我们不是个会去搅和别人生意的人。如果这件事情,仅仅是基于更近的关系的话,其实没什么话说,大家将来可能都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搞得那么僵。只是,我们以为他们的生意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更加可被信赖的关系时,我们发现,那个其他团队的同事,对面前的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说了谎”,尽管不能一概而论地讲,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谎言,但它不是实话,这是必然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撬动这个小姑娘意向的,恰恰是这没有说得清晰、明朗的后半句。
我俩有点尴尬,是觉得对方本来就有更加信赖的关系,我们并不好当着小姑娘的面戳破这层窗户纸,好像要故意引得对方产生矛盾似的。但我俩又很感慨,原来即便是熟人,竟然也可以做到这般不诚实,尤其还是在很核心的议题之上。我不是一个会这样做事的人,它与我的价值观相悖,所以我对这样做事的人也嗤之以鼻。
尽管如此,我也遇到了一个颠覆了我三观的不诚实的人,这个人也是上周引发我极大不悦的人之一。他不值得我用更大的篇幅来叙写,但他的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遇人不淑。当然,我觉得也异常讽刺,是因为“猎人被鹰啄了眼”这件事儿,切实地发生在了我身上。我们被我们以为的“小绵羊”彻头彻尾地欺骗了,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真诚居然也能这么被伪装出来。
别人都以为我在生气,但其实我是觉得,这可太有意思了。人真的,只要活得够久,就什么鸟儿都能遇到。这也引发了我更大的好奇心:他的伪装,是从哪一刻开始的?
不得不说,他骗过了所有人。我甚至心生怀疑,他所说的刚回国就被电信诈骗了这件事儿,是不是也是编出来的?不过转念一想,有位“哲人”说了一句话,人只有十句话里九句真一句假,就能以最真诚的状态骗过所有的人。他能骗过我们所有人,大抵也是因为如此。
想来,还是有趣得很。他的这种另类的“成长”速度,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如果有一天我会写一本小说的话,一定会有一个人物原型来自于他。谢谢他为我贡献人物素材,但我的朋友圈里,容不下他。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