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冷水

原创

我跟朋友说,我想重新做回一个孩子,无忧无虑,啥事都被别人管,啥事儿都不用自己操心,我只需要管一件事儿,就是慢慢长大。

但事情就是这么打脸,我的小时候,偏偏是那种渴望早点长大的小时候。我肯定是不知道,一个人的长大,会伴随着这么多解不开的命题,一茬接着一茬,一回接着一回,葫芦刚按下,就又起了瓢。更要命的是,最接不住的情况,往往很诡异得最容易发生,便是当“葫芦”和“瓢”一起起来的时候。

当然,现阶段的我所面对的,还远远谈不上复杂。只是当我每每遇到事儿的时候,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到文初的那句话:好想做回一个孩子啊。

朋友也是个很会提供情绪价值的人,说,没关系,在我这里,你可以只是个孩子。

虽然是个玩笑话,但总是给予了不小的安慰。从我能这么容易被言语安慰的这一点上来看,我的确还只是个“孩子”——且容我聊以自我催眠一番。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的人生真的是被打了“码”一般的人生,自己永远看不清自己的道道,但几乎所有人走的路,都像是被人编码好了一样。

前两天,另一个朋友讲,她有时候会自我怀疑,因为没当她生活的一面刚开始要欣欣向荣,就会立刻迎来人生另一面的极大反转,自己的生活热忱还没起来两分钟,就立刻被浇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让人不堪。

她说,她在极力维护的人前形象的背后,是另一种常人无法同理的压力与紧张。

责任这个东西,是人类的“代码”里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关系,爱从责任中诞生,恨也从责任当中来,世间的一切让人留恋的基本都源于它,一切让人想要割舍的,往往也来自于它。

所以,人类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所要面临的人生命题,注定是复杂的,甚至是胶着的。你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去解,但这种开放性问题,总难以得出最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因此,人的一生也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生,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在我们的单一视角里,总认为会有更优的解法,也总会一次又一次抱着未得的遗憾,再继续向前。

哲学真的是人类社会里最伟大的一门学问,因为它能让人世间一切的纷扰、矛盾、复杂都化解成一个合理化、可接受的答案。

其实,我们都知道,命题最终也未见得真的解开,只是我们有一天会明白,当下的那个答案,就是最好或最恰当的哪个答案;亦或者,答案是什么就是什么,它既重要又不重要,凡事能有个交代,就已然值得庆幸,没有交代,也是日常。

这是哲学之于人生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而实际上,无论一个人读不读哲学,我们本质上都在一点点向着我们认同的那个哲学观靠近。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最终大家都会走回到同一条道路上。几十年之后,或许你会看到,身边尽是同伴。我们预先认为人生最孤独的一个阶段,某种意义上可能反而是人生当中同频伙伴最多的一段。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