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写个寓言,这个寓言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苍蝇”,一个是“刀”。它们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意象,它们今天都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当然它们都来自于人类的言语,更要命的是,它们来自于同一个人。
虽然故事是个很清晰不过的故事,但故事总归不能明说,因为一旦说出口,可能会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我亦不想把这则寓言写得太讽刺,因为文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武器,也可成为一把刀,它可攻身,亦可攻心。虽然我是那个被攻击的人,但我并不是一个会轻易拿起武器攻击别人的人。
我同事说得挺好,他说我是一个纯粹的人,我说你可真有眼光。
有很多人我并不能理解,其中之一,是可以随时随地口出狂言的人。啥都没了解,门儿还没进来,便颐指气使、指点江山、耀武扬威。
我想,纯粹的我曾经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总是会毫不留情地怼回去。后来,我开始默不作声,因为开口往往容易惹来更多的不悦。最近我学到一招,我觉得还挺狠的,学着当面恭维对方。我亲眼见到一个朋友这么做之后,反倒是对方降低了虚张声势的力度,不好意思了起来。这简直堪称「高情商」的典范。
还有一种人,我也不能接受,是像祥林嫂一样,张口只有抱怨,遇到具体的事情,先给自己找一堆借口、理由,只讲困难,不讲解决方案。最麻烦的是,来来回回都是同一套言语,连其中自以为能成立的论据和例子都不带改的。听不进人言,分辨不出来好言与坏语,只固执在自己绕不出的逻辑世界里。
我渐渐发现,我拿这样的人没有招。动之以情,感动不了;晓之以理,对牛弹琴。虽然人与人的关系里藏着各种可能性,人应该更加包容一些。但我的人生,得我自己做主,容不得别人来糟蹋,有些可能性,不要也罢。
当然,还有一类人,我把他们称之为另一个维度的存在。因为这一类人,在与其他人的相处过程当中,没有分寸与边界感。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次元壁,但显然与我们并不相同。尽管他们可能已经饱经世事,职场经验丰富,但依然会口不择言,不顾及跟你对话的对象,是什么样的关系,也不去想自己的话是否形成了人身上的攻击。
我总是会抱着更大的善意和包容心,来试图理解这第三类人。但我今天突然明白,这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当然,这个问题本质上解决不了,它只能算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社交现象。一味地容忍,只会愈发模糊对方本来就毫不在意的边界。所以,敬而远之,或许是唯一一个能让自己舒适且安全的办法。
无论是“苍蝇”还是“刀”,都隐藏在其中。写到这里,我还是放弃了这则寓言的想象和撰写,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至少现在的我,还不希望自己的文字也变成一把攻击人的刀。
只是,我还是要把它们写下来,这是另外一种自我提醒:相信自己对一些人的判断,保持距离优先。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