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儿大概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为疲惫的一天,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给自己的工作一日里增添如此之多的“人”量了,而同时,这不同场景里出现的不同的人,却又归属于不同的工作板块或业务体系。
丰满的日程之下,我的一些制式化的又很重要的工作,便只能放到晚上最后的一个工作——新人伙伴的夜训——之后再来做,于是,我难得地成为了今天的“职场关灯人”。
尽管我停掉了第二轮的辟谷,但我仍然一天没有吃任何东西。收拾停当,准备回的时候才意识到,身体的能量消耗到,必须得去吃点什么的地步了。
当我赶在商场饭店闭餐之前坐下来的时候,我才终于有时间,翻了翻群里的一些信息。唐老师分享她今天约了个崭新的“教练”,做了近四个小时的咨询。又一次处在人生的某个特殊节点之上,她的感悟和收获或许更不一般。
上周的管理职基础力培训里,老师讲到时间的管理时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在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重要”与“紧急”的四象限里,哪个部分最应该是大家的核心工作内容?
答案与我以往的认知形成了一些偏差。以前我的理解是,“重要”与“不紧急”是相斥的,但凡当下觉得是重要的必须得做的事情,就不可能不紧急;相反,如果一件事不紧急,它大概率也没那么重要。
而答案恰恰是,核心要做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这是核心业务持久发展的关键,同时它容错率最高,容错成本最低。而如果一直拖着,变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业务可能出现问题的时点。
我刚开始一直在琢磨这个答案,因为它跟我以往的理解有对抗与矛盾的地方。直到今天我才想明白,其实把这里的“重要”,理解成“必要”,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可能会更贴切。
这样反观今天一日的行程,无论是见客户、见团队伙伴、看医生、给新人做训练以及夜晚的伏案作业,都契合了「重要不紧急」的要义。这一想,这一日积攒下来的疲惫感,烟消云散。
回过头来,当我看到唐老师在群里的分享时,我又立刻反应过来,我们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其本质,都跟“人”息息相关。
总有朋友问我,什么样的工作/生意不会被替代?
我的答案是,任何与人直接交互的生意,任何一种满足人类底层需求的生意,都不可能被完全替代。而我们想的与我们正在做的所有的事情,恰好都是这样的“生意”。而同样地,类似这样的“生意”,往往都是“不紧急”的,或者换句话说,都是需要当下去做,并且需要时间沉淀才能有所得的。
做保险如此,做人生教练如此,做老师如此,甚至写作也是如此。而让我觉得自豪的是,这几件事情,都是当下的我在积累和不断实践的事。
其实,人们还常说另外一句话,要做“难且正确”的事情。但你仔细想想看,“难且正确”的事情里,是不是跟“重要但不紧急”的内核直接相联?
只是,无论我们的叙事方式是哪样,我的建议只有一个,能让我们不被任何人或机器替代的生存法则,只有一个,去做与“人”直接相关的事情。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