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鲠在喉

原创

我问天猫精灵,大风什么时候会停?

天猫精灵“假装”听不懂我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一直不停地在播报北京今天的天气。

我又打开手机上的天气 APP,上面显示,今天的大风等级最高不过四级。可事实上,厨房烟机管道的那扇玻璃,用了一天的时间,不停地在讲述着,与这个“四级”数字不相符的另一个故事。

尽管昨儿我已经用强力胶带粘住了烟机的管道,但我今天又不住地担心,粘性太大,是不是反而对玻璃的强度不好?于是,它每每作响一回,我的心就吊嗓子眼一下,生怕发生啥不可抗的事情。

前天的我们在等风来,昨天的我们在风中沉浸,今天我却不停地在发问,这大风什么时候能离去?这种诡异的天气,我是实实在在地不想再经历第二回了。

今天,我“如约”开启了第二轮辟谷。我发现每一次的辟谷第一天都是最难熬的,明明昨天还对什么食物都不怎么感兴趣,今天食欲就像被放大了一样,不停地勾搭着你的神经,诱惑着你,吃点什么,吃点什么吧。

而为了转移食欲的注意力,我又给自己找了一天能让自己专注起来的活儿。很巧的是,这个活儿跟我第一轮辟谷的第一天开启的那个活儿,可以说是同一件事儿,就是弄个内部管理的系统出来。

上一个活儿其实已经大差不差了,但总是不停冒出 bug 来,所以,一直也没有付诸于实践当中。开发系统能让 AI 助力很多,但调试 bug 对于几乎不懂代码的我而言,挑战就很大了。虽然 AI 在这个时候也能派上用场,但我也实在是招架不住,同一个问题问三回,它能给出三个不同的答案。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数据库不便于查看的缘故。于是,那个行将 90% 以上进度的项目,愣生生被我搁置了许久。

今儿反正也饿着肚子,就又开始琢磨起,如何用现成的方式或者解决方案,来进行组合,从而轻量地解决我的需求的问题。

数据库上我有现成的工具,而谷歌给了我一些与这个工具相整合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是我以前用过的软件,我便尝试着,将二者结合起来。

不得不说,如果一个多月之前,我就如此这般尝试过的话,我肯定不会天天跟 AI “促膝长谈”,还整出来那么多搞不定的幺蛾子。

过程可以说是极其得顺利,尽管系统的页面在优化上,不及 AI 帮我做的那般好,但仅仅从完成度上而言,对我来说简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我不再需要跟代码打交道,也不用可以调整页面的显示格式,我只需要像搭乐高一样,一点点把它们构建在四五个网页上就好。

当一切趋于完善时,我终于点击了 publish 的按钮,系统即刻上线。初步的测试在数据上也都没有问题。

然而,当我满心欢喜地想要把系统分享出去的时候,让人恼火的事儿还是发生了,系统里的附件默认储存在了亚马逊云的欧洲服务器上,而它无法在国内的网络里直接访问。于是,这变成了一个让我有点尴尬的事情。意思是说,除了我之外,我的团队的伙伴们想要完整使用这个系统的话,将会有一些技术上的难度。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又求助于 AI。AI 说,它无能为力。而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在数据库后台把所有的附件再手动上传一遍。

这一刻,我大概只有“如鲠在喉”这一种感受了。本想实现自动化流程的我,终于还是败给了自动化的想法。莫名有一种被上天逗着玩儿的感觉,上天给你开了一扇门,但这个门开得不够大,而你又太胖了,硬挤也能挤过去,但衣服得脱光了,留在门里。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