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投入

原创

有一个月没有在社媒上更新读书,有朋友以为我是不是终于懒惰了泯然于众人了,急着看我的“笑话”。

可惜,要让他们“失望”了。不是没读书,只不过是同时五本书在进程中,目前的确还没有任意一本读完,自然也没什么需要分享的。读书这件事儿,在我的余生里,大抵是不会再缺席了。读书是一件值得用一生持续投入的“投资”,它是我认为的所有投资中,无论短线、中线还是长线,都值得期待的一项。

说到更广义的投资,我想我多多少少有一些发言权。因为纵观我现在做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持续投入的状态里。

工作自然不言而喻,虽然很多人总在揶揄保险从业者,但我们普通人能够触碰到的职业发展的模型里,能由自己说了算,投入越多回报越大,一直干到不想退休,还能建立起独属于自己资源与人脉圈,并成为其中的中心,同时还能为更多的优秀伙伴提供同样的职业发展机遇,并能因此而共同获益的,且挣到的都是阳光下的收入的,毫不夸张讲,还真只有保险这一个赛道。

当然,没有完美的事情,保险这行能占住那么多优势,自然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说的“劣势”: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投入期。这份投入,一是时间与精力,二是能沉得住气的耐心,三是短期内有可能面临的收入不及前职或预期的状况。

如果划分一个时间点作为转折的里程碑的话,我认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奇点”出现在三年到五年之间。

这事儿很有意思,如果你买过增额终身寿险作为存钱或理财工具的话,往往趸交/三年交/五年交的“回本”时间,恰恰好就落在这个时间轴上。你肯定看过那张你的保险代理人给你发过的指数型增长的复利曲线,它同样也很形象地展示出了在保险这行的发展轨迹。

当然,买保险本身也是个需要持续投入的事情,这跟它是固定年交的方式有关,但关系不大。本质上来讲,保险是一种具有风险转嫁属性的理财工具,因为无论你看中的是保障杠杆、养老现金流还是锁定当下利率,本质上,它依然是「以钱换钱」的工具,这跟其他的金融工具的功能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对于理财而言,首要明确的是目的,目的明确之后,实现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持续性地投入。保险如此,基金、股票也没区别。想要获得时间带来的复利效应,首先需要的是时间。

所以,不光保险上,我会持续性地不断投入之外,其他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基金投顾、黄金定投、股票网格,都会在进程之中,不断扩大它们的蓄水池。虽然不同的工具,锚定的财务目标有所不同——即它们在什么时候用到——但我逐渐明晰的是,相信一件事情正确的前提是,依然是持续投入。暴富这件事情的发生概率极低,但慢慢变富有迹可循。

人际关系上的方法论也是如此,对那些真正值得自己付出真心的人,持续地投入真诚与利他,而对于那些并不值得的,及时断舍离。

最后回归到自我的生活上,这大概是我唯一没太能自洽的地方,因为我是一个工作重于生活的人,所以,生活的优先级,总是被我抛到了最后。但生活其实是最值得持续投入的地方,那些你所喜欢、所欣赏、所热爱、所牵挂的人和事,才是最应值得自己关注,持续付出精力与物质的地方。

好在,日子还长,别着急,慢慢来。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