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向你伸出过手

原创

今天,跟一个相熟多年的姐姐聊了一下午天。我们俩有一种忘年交的感觉,每一次见面,如果不主动停下来,总能聊好久,从天南海北,到家长里短,再到处世哲学。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总是来找上一回她,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今天聊到她家孩子的学习,我又借着这样的一次机会回顾了以前的一些事。

第一件事情,要回到高考的那一年。我们省用的是高考一卷,2008 年的高考一卷的数学,出了很大的“乌龙”,有一些小道消息称,那一年的数学试卷出题“古怪”,是因为出现了漏题的风险启用了备用卷。这个消息未曾证实,但“古怪”确实是真的。我在数学上失利,严重影响了心态,连带着第二日的理综也发挥失常,最后高考的成绩平平。

我们班的班长是当年我们省的理科状元,她稳定输出,最后顺利上了北大。考完之后她跟我们其他一些同学提到过,其实数学试卷里的这些古怪的题目,和我们数学老师给我们订的额外的那本习题册里的许多题目,有逻辑上的相似性。

这本习题册也很“古怪”,当年老师给我们订它的时候,我就有点看不懂。由于它跟平时刷的题的逻辑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本对所有高三学生普适的习题册。老师没有强制必须要做完它,而我又是一个对考题出题策略极度自信,且又没那么勤奋的一个学生,自然也就顺应人性地没做完它,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习题地时候,听一听。

于是就遇到了高考,再遇到了那些奇奇怪怪的题,然后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相对重大意义上的失利。

我跟我这个姐姐说,其实你看,我当年没有怨天尤人地去抱怨出题人的“怪癖”,因为上天向我伸出了手,祂把习题册塞到了我手里,让我有机会去提前熟悉它们,但我自以为是地拒绝了它,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考试结果。

然后我们又聊起了工作话题,我说起来了自己在一些在金融工具的学习上的心得。我说我最近在看关于虚拟货币的书,她问我现在也不是在风口上,我为什么还要读它们?

我说,我得懂。

于是我又跟她说,人生是很奇妙的。我最早在 2015 年不知为何就想要接触区块链和比特币,当时不知从哪里看到的推荐,还买了一本书,叫做《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但当年,那本书我只翻了两页就没再读下去,便束之高阁。我印象里,是真的读不懂,而对于新事物的固守己见,又让我觉得没那么大的必要性非得去了解这个技术。

时隔多年,当我自己真的感兴趣的时候,比特币、以太坊、虚拟币、NFT 等一堆风口都一个接一个过去。无论是投机还是投资,最光鲜亮丽的时期,目前看都已完美错过。我问 DeepSeek,如果要系统化学习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话,该怎么入手?它回答的一系列答案里,首先推荐的必读书目,就是 2015 年我买的这本《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那一刻,我真的有一种被人生戏弄了的感觉。

我跟我这个姐姐说,你看,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我把那本书研究透了,然后自己有所实践的话,是不是就有可能成为风口上的“猪”呢?

我们俩这两个话题的意义在于,我们发现,其实永远没有必要去抱怨什么上天的不公,因为拉长历史周期往回看,总会看到一些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曾经有可能助力我们后面的一些事情的发展。但我们困囿于当时当刻的狭隘认知,而不自知自己的傲慢,而不敬畏未知的可能,便生生错过了许多可能成为我们人生转折的关键节点。

所以,没有必要去觉得真的有什么不公,因为即便你有机会回到那一天,你依然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更何况,即使像现在一样生活,并不见得一定比另一种选择带来的生活更差劲。

我始终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没有好坏的性质。我们可能因为某一个事情而落魄、悔恨、烦恼、失望、悲伤,但它一定是一件坏事吗?我想,绝大多数的事情,我们仔细一想,是无法论断它的好与坏的。也因此,我们需要有情绪的时候就去表达或者发泄情绪,但没有任何必要让它困住自己。因为它只是一种生发后的存在,它本身也没有性质上的好与坏。

这个世界就是随机未知性的组合,我们真正能掌控的少之又少。过去之事已发生,无从改变,未来之事不可辩,掌控不得。得接受一切事实的发生,得允许一切未知的到来。“上帝”从来没有抛弃过任何一个人。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