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友“贱兮兮”地问我,回家这几日“好受”不?我大概明白他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毕竟,春节这个节日,对于还单着的人来说,总是欢喜与烦恼并存。更何况,我弟才刚踏上归家的长途火车,这几日里能分散爹妈注意力的抓手,基本上只能依赖于为过年准备的各种活计。
说实话,即便已经应对这许多年,我也着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好在我的心态上还能沉得住,也好在这些年之后的我既沉稳了更多,也有了一些心态与认知上的变化。对待婚姻与生子,或许现在的我与过去数年的我,在底层逻辑上有了一些不同,这个将来有机会倒可以详细说说。
说件好玩的事情,我觉得这几天能跟爹妈“和平共处”,我爸朋友推荐他买的两盆生牛肚,可谓“功勋至伟”。故事的开端,肯定是老一辈人节省开支“图便宜”,便买了一二十斤的生牛肚。看过处理牛肚的短视频的读者,大概是知道,生牛肚做成熟食之前,是需要处理的。牛肚本身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鲜牛肚的特殊异味。这种气味的来源,主要是接触牛胃内容物——俗称“牛瘪”——的那一层内膜,所以要想把味道去掉,就必须得处理掉这一层膜。
我回来的时候,牛肚刚到家,他们刚刚把它泡在一大一小两个不锈钢盆里,隐隐约约便有一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气味,既不是纯粹的臭味,也谈不上是什么好闻的气味。
回来的这三天里,我爸除了准备年菜之外,剩余的空档时间,基本上就跟这两盆牛肚“干”上了。我给他俩在小红书上找了视频,视频里说,只需要在 60℃ 的水里汆烫 10 秒钟,便可以轻松剥离那一层膜。我爸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便开始动手摆弄它,但最后又不得不作罢。用他的话说,这咋可能控制得好水温了?温度差不多到五六十度,牛肚一下锅,水温立刻降下来,没用;再打开火,一不留神,牛肚就煮熟了,更弄不下来。
于是,为了处理这两盆,我妈出门给我爸买回来了一大兜子白醋、碱面和食用盐,我爸潜心钻研,终于在三天之后的今天处理完毕,牛肚得以上锅炖煮。我是不知道,这玩意儿省下来的那点钱,能不能抵消得了他这几日的耗材与劳工。但我的确没想到,我老爹在这一件事情上是这么有耐心,他竟然能从早到晚,安然坐在厨房间的小板凳上,像做绣工一样,一点一点地剥膜,一遍又一遍地淘洗。这也让我见识到了一个我不那么熟识的老爸,想必这对他而言也一定是难得一遇的一种心流体验了。毕竟,今儿他竟然说,明年过年他还可以再搞一轮。
围绕着“牛肚”的故事,并不那么宁静。在我们家里,只要爹妈同时在场,就不可能安安静静。
在我的记忆里,我妈是个火急火燎的性子,很容易一点就着,但她做事儿呢又慢条斯理;我爸呢,本质上是个急性子,但相对于我妈的性格而言能相对沉得住气一些,而做事上就比较干脆利落。以做饭为例,我妈做饭会有自己的“仪式感”和不容更改的流程步骤,所以一顿饭至少得做一小时,而我爸做饭就比较豪放粗野,就连我记忆中有一回包饺子,他全流程下来都没超过一小时。
我跟我弟的童年,基本上是在他俩的言语“对撞”之中存活下来的。大事上他俩能有商有量,但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他俩基本上不会好好说话,三两句之后就能“呛呛”起来。某种意义上,这对我跟我弟还是带来了一些小“阴影”的,小的时候觉得这些屁大点儿的事儿有啥可争执的,大了以后也总不爱在家呆着,觉得烦得不行,不如躲开。那时我俩估计都会有一种很默契的“共识”,如果婚姻生活是这样子的情形的话,不要也罢。
但今年我却有一种旁观者的新的观察。他俩到了现今这个年纪,慢慢暴露出来了彼此的性格本质。我妈呢属于易燃体质,火气旺盛,我爸呢属于易冷体质,爱泼冷水。身体上也如此,我妈容易感觉热,而我爸容易感觉冷。我现在发现,体质与脾性,关联甚大。咱也不能说一物降一物,他俩还真谈不上谁降谁,但他们能几十年以这样的模式共处——虽然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的不可细说的事情——总有一种必然。
我观察发现,其实能容忍我妈一触即发的“小火苗”的男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也是少有的罕见物,反正我代入我自己之后,我是直摇头的。这让我推翻了一些我小的时候的结论。比如说,我以前总是觉得,我爸在家庭里的陪伴与情感贡献是远远不如我妈的。所以我跟我妈的关系更近,能聊更多的事情,却很难在这些事情上,与我爸产生更多的共鸣(当然,那会我也不想跟他产生)。但现在,我发现,其实我爸在这个家里有他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他以自己的方式,接我妈的“茬”,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消化我妈的“小火苗”的模式。当他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这种模式自成一派,游刃有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能是我爸对我妈的另外一种“宠”,他能让“刀子嘴豆腐心”但“嘴上不吃亏”的我老妈有了可以恣意做自己的空间。毕竟,我再代入一下我妈,我觉得要没有我爸的话,我妈可能得得什么心理疾病吧?
以前我是真的会不耐烦他俩之间的争吵或争执,但现在我倒觉得这是另外一种生活情趣。最起码,有这些拌嘴的小场面存在着,他俩的生活也不至于那么安静和索然无味。
小吵怡情,大吵伤身。他俩总归有他俩的生活智慧,而这种生活智慧,不得细说。他们以他们的生活模式,在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对抗与平衡。
这很有趣,值得品咂与思索。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