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咣当”向未来

原创

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我在不同的阶段,还真的完完全全是不一样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铁和飞机是我的最佳选择,因为就图一个字儿“快”。

国内的高铁确实发展神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线路越来越密,速度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所谓“天堑变通途”,丝毫不夸张。当然,咱也不得不说,价格也的确是越来越贵。新闻里说,时速 450km/h 的高铁将要上轨试验,看来以后从北京即便是到云南、新疆,也很可能最多需要一个白天儿就能到达。

高铁的飞速发展,让飞机的生存压力陡然提升。在一段时间里我很喜欢做飞机的原因是,服务体验好,对于远途而言速度也确实快。但飞机让人诟病的是,机场离市区的距离通常过于远,公共交通虽然普遍便捷,但时间消耗也过重。打车固然快,但成本却也不低。所以经常有一种错觉,虽然飞机只需要 2 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但往返机场的时间再一算进去,加之提前留给值机安检的时间,里外里要搭出去近四个小时。这么一看,并不比做高铁快,毕竟,高铁站通常还是在市区之处,并且交通也更加便利。

去年,我买了一张南航的“随心飞”的卡,一周可以飞五天,南航的所有航线均可以覆盖,只需要 3699 元,如果每周都能安排一次出行的话,着实是便宜。当然,实际的结果是,我大概测算了一下,大概四个月的时间,我可能也就刚飞回本,这还是我在每月一次的旅行里,尽可能多得去串联起更多的目的地。也因此,今年再售“随心飞”的时候,我按住了心头的小火苗。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坐飞机是真的累,真正意义上身体上的累。

现在的我,似乎摒弃了以往对于“快”的执念,因为我似乎明白了老祖宗常说的“快就是慢”的道理。拿旅行为例,高铁和飞机固然快,但如果你选择白天出行,基本上这一日的光景里,也安排不了更多的事情,因为至少一个白日的时间耗费在了路上。而如果你为了节省时间暗夜出行,就又不得不面对深夜才能到达目的地的窘境。如果是旅行的话,又白白浪费了一夜的住宿费用。所以看似很快的选择,实则不见得能帮助你达到你想要快的目的。

但反过来看,“慢有可能是快”。所以,只要不是像出差那种需要很赶时间的状况,我反而更愿意选择一夜的慢车,在卧铺车厢上随着车轮与铁轮的咯噔咯噔的交错声,慢慢悠悠地晃到目的地。我曾经在朋友圈里表达,“夕发朝至”的绿皮卧铺车,简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如果你的安全感足够强,简直是出行、休息两不耽误。能成为人生赢家的时间与机会并不多,但在卧铺车厢里,你可以双赢。

这跟我在旅行这件事上的偏好变化,或许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相比于早年更年轻时候的特种兵似的“快游”,我现在的确更安于独处一处的“漫游”。至于游什么,游哪里,既重要,却又不那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的时候,你只是需要一种状态上的切换与游离,你只是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找到一个临界的平衡点,当你达到了,这趟旅程也就足够了。

以前,我一度无奈于自己一个人出游,的确有一种孤独之感。但现在,我反而更愿意一个人出游,那会带来一种对一个地方的沉浸之感。我希望去书写一些我的见闻与感受,而那需要我能够真正地放下自我,融入当下的环境当中。我甚至会希望,所有关心和在意我的人,在那一段时间的缝隙中,能临时忘了我这个人的存在。有时候,被惦念是一种幸福,而有时候,被忘记也是一种小确幸。

2024 年的倒数第二天,马上就要迈入到最后一日了。而此时的我,还背靠在卧铺上的一角,听着车轮处“咣当咣当”的声响,与这辆在时间中旅行的绿皮火车一起,走向未来。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