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昨日的那个新故事续,当我的门在半夜被暴力撬开之后,我拒绝了开锁师傅帮我换锁芯的建议,午夜时分,在电商平台下了对比了几家电子锁之后,终于花“高价”购入了一台口碑和性价比相对不错的电子锁。然而,购物链接的下方赫然写着“次日下午 15:00 以后送达”,这就意味着,我至少要在房门无锁的前提下,待够一夜与一日的时间。早起的时候,安装服务商打来电话,告知今天师傅上门安装的可能性较低,我便只能在这“虚无”的空间里一直待着,不能出门。
其实门锁没有完全破坏,在房门里,锁的功能还是齐全的,里面也可以反锁住,只不过,如果此刻门外有个“坏蛋”若想要进来的话,他只需要一枚一字改锥,插进昨日钻开的锁眼里,轻轻一扭,便立刻就能打开。而这,也是我昨夜虽然困顿无比,却数度在半夜惊醒的缘由之一。虽然我知道,大概是没有什么人会觊觎我这个中年发福男的身子。但谁会知道呢,毕竟哥们这么有人格魅力(啊呸)。既自黑又自夸,可见我此时此刻是在多么百无聊赖的境地里。
实际上,即便是门锁完好的周末,我大概率是会有一天宅在家里,虚耗一天不出门的。但主动的不出门,和被动地无法出门,是完全不一样的体感和心理感受。一种是有选择之下的一种选项,一种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选择,两种终究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同。
人只有在不自由的时候,才会真的渴望自由。我想,这才是我在这一件小事当中感触颇深的人间至理。前一段时间,我跟大家分享了另外一个故事,也是讲到了一些人顺境与逆境之中的不同选择,跟这个有很多的类似之处。人在生活优渥、无拘无束、没有烦恼的时候,不会去过多地设想“没有了”的可能性,因为那是自寻烦恼之下的一种不可知不可解的“奇怪”行为。但当有一天,当他/她出乎意料地面对着一地鸡毛、焦虑万分、没得选择的时候,才会不住懊恼,后悔自己当初在拥有冗余的时候,没有为自己另做打算。专业点讲,这叫风险意识,通俗话说,得为自己未雨绸缪。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自己的春、夏、秋、冬,它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季节变化,可能是生命意义上的不断起落与轮回。松鼠会为自己过冬的时候,储备大量的松果、橡果,狗熊会为冬眠攒一身的肥膘。动物的本能里,既有解放天性一般地活在当下,也懂得为一定会面对的不时之需做些准备。但当我们从猿猴进化成了人之后,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却丧失了这个最基本的动物本能,不由得让我觉得异常唏嘘。
我总在想,人一辈子究竟在活什么?
这个问题太大太宏观,但它又可以具象到任意一个生活细节里。无论其他维度的答案是什么,在我当下的感受里,无论你用爱、自由、成就感、贡献、体验哪个词来形容或者包装它,它们的背后将它们的线牵连在一起的那个“支点”,是「选择权」。因为你只有有了选择的选项或余地,你才能有支撑自己那些活着的意义的可能性。不然,我们可能连临终死亡这件事情都没得选,因为人的死亡权利往往不在自己的手里,就像琼瑶阿姨为了自己的死亡权利抗争那般。
所以,我也在问我自己,我这一生为了什么在奋斗在向前?我想,即便在此之前,我不曾拥有过那个唯一的答案,但在我的人生实践里,它背后那个支撑我的力量,和这个答案终归是一致的。人在出生这个事件上,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一种人生选择,我们的生命诞生是父母选择之下的产物,所以穷其一生,与其说我们在寻找自由活出自我,不如说其实我们只是为了生命维度里的每一个拥有选择权的时刻而活。
昨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我们回顾了过去许多年各自经历过的人生大事,它们跟“生老病死”总是脱不开关联。人生所总结出来的重大感悟,总在某一时刻的某一瞬间。不经事,不开智。或许这就是人这一生固有的旋律。而这种开悟的“所得”,终究是以某种我们不希望的失去作为代价。我们希望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有所觉知、有所意识,但我们也依然觉得遗憾,因为人类这种动物,往往不经历“切肤之痛”,不会“幡然醒悟”。所以,也可以说,拥有选择权的背后,一定是需要付出一笔可观的“学费”。区别只在于,这笔“学费”是分期付款,还是一次性付清。前者你代价小、有得选,后者你代价高、没得选。
我期望更多人能够拥有选择,而我又深知,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这可能也是人生剧本的独特魅力。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