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真的是个好东西。
前几日,朋友去看这部电影的点映,在朋友圈极力安利,简单的几句话里,用了好几个“最”字。有时候,最简单的文字,潜伏着最深厚的力量。那几句饱含“最”的话语,像是一颗种子,种了下来。而很巧,上海之旅的第二日,因为日程上的临时突变,我便有了这样几个小时的闲散时间,在静安寺附近看了一场几乎爆满的电影。
我其实对这部电影没有做任何的功课,只知道它是一部喜剧片,我甚至连它想要讨论的主题是什么,都不甚清楚。如果不是在影厅外看到了电影宣传的荧屏上写着《爱情神话》的另一个故事的话,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两部电影是同一位导演的作品。我很庆幸,机缘巧合之下,我来看了它,而它的确够得上是今年截止目前为止,最佳的一部电影,毫不夸张。豆瓣评分 9.1 分,咱国内的电影市场,应该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部上 9 分的电影了吧(当然,《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纪录片除外)。
我突然意识到它可能是讲女性主义题材的契机,来自于我发现这爆满的场子里,几乎全是女生。像我这样的前来观影的男士,大概在这个场子里,是非常例外的存在。我不敢标榜自己对于女性主义觉醒的意识是超前的,但可能我可以说一句大话是,我应该算是身边男性群体当中——甚至包括女性——愿意去推动女性获得思想解放和意识自由的人,甚至可以说不一定有“之一”。很遗憾,这就是社会的缩影,这就是现状。甚至于很多女性在主张的“女性主义”,都不见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的意识觉醒,它们依然禁锢于父权社会的阴影当中。所以,我很欣赏身边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女性朋友,至少在我的眼里,她们的存在价值,不依附于任何的个体,包括男人与孩子。她们活得足够独立,不只是经济上的,是行为上的,更是意识上的。但同样地,没有人能真的做到 100% 的意识解放和思想独立,因为这是几千年以来所根深蒂固的文明现状。而即便如此,能够自由、自如地去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想做就去做,这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哪怕这件事情,是找男人谈恋爱。
说回电影,首先它绝对是一部堪称完美的喜剧片,笑点很密集,幽默之中又不失温情与哲思。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幽默很深刻,既在针砭社会当中的一些人或事,但又不显得那般尖锐与对立。我以为,这既是对女性现状的一种思考,也是女性可以去追求自由的一种行动上的实践指南。电影里让人觉得最为可悲却又最为现实的事情是,当主人公的那一篇自述的文章发表之后引发网络舆论的“暴力”时,骂她骂得最多的,竟然是女性甚至是单亲妈妈们。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情,或许男性同胞们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逐渐意识到父权社会的影响——因为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女性还有男性——并且逐渐愿意在女性的地位上提供更多的空间时,对待女性最苛刻的人居然还是女性。很多现实的案例不胜枚举,想一想曾经某个高学历博主上了热搜之后的场景,不言而喻。
邵艺辉导演绝对是个鬼才,虽然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总是记不住她的名字。但她的叙事能力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始终以为,女性主义是一个太过于宏观的话题,也是一个叙事逻辑非常难以具象化和结构化的东西。但邵导竟然能够将非常多典型的社会现状,转换视角,以不打寻常牌的方式,巧妙地编排在了一起,以多人物视角的维度,立体化地展现出来。电影里没有一个废角色,没有一个废人物,包括男性角色,也在以自己的视角讲述女性的故事。演员们的演出,个顶个得棒,甚至我认为,男性角色如章宇、赵又廷和任彬,异常之出彩。
剧本的台词设计,也极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幽默的言语之中,净是让人不断思索的哲理,也充满着让人不住泪目的温情。
好了,不能再多说了,听我的,看就完了!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