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它

原创

养花是一件让人难以琢磨透的事儿,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让它们枝繁叶茂;明明你什么也没有做,但它们却又突然在某一天开始泛黄凋零;当你觉得无所适从,稍有绝望、准备放弃的时候,你又会看到,它已经变得近乎光秃秃的枝头上,抽出了新的嫩芽。植物总是太神奇了,它跟养小动物还是有所不同。动物能有即时的反应或反馈,你大概知道它是饿了、困了还是生病了,但植物不行。尽管植物会从叶片和根茎上反应出一些毛病的征兆,但总归是有一定的知识门槛的,更何况,它的滞后反馈也远比其他生物要漫长。所以,我觉得,种一盆花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想让它们长青,更是困难无比。但相对地,常常发生的情形是,只要你的耐心足够,总会时不时地在植物们身上,发现“奇迹”的影子。

我的家中,现在有大大小小九盆花草,准确来说,没有花,都是“草”。在春节之前,家中的颜色的增添,主要依靠的是无根的花束。无论是 9.9 一束还是 19.9 一束,它们在玻璃花瓶的水中,往往也只能保留一两周的艳丽,转瞬便枯萎消匿。我时常忘了更换,以至于往往到真的更换的时候,玻璃瓶中,尽多衰败的景象。大抵是春节之后的某一刻起,我突然意识到了,衰败这件事情,给予我的一种心理暗示上的负反馈机制。那时起,我萌生了培育长青植物的想法。通过网络订单,第一单来到家中的绿色植物们,是三株多肉和一株发财树。

培养绿植,的确是一种很兴奋的感觉。那一刻,可能 DNA 里对于土地的记忆被重新唤起,我可以沉浸在那数个十几厘米见方的小花盆里,摆弄半晌。刚买回来这几盆植物的时候,商家没有附赠任何容器,一块被折成花盆形状的深色塑料皮,里面盛放着的是包裹着植物根部的一小抔土。所以,我不得不专门又购得几个大小不一的花盆,顺道又在网店里下了一包薄荷种子和一大包营养土,“务农”的生涯从此便开始了。

我先后把几株多肉和发财树,转移到了几个小盆里,填了点营养土,就这么养着。发财树非常争气,在光临我家的这半年的时光里,生长得枝繁叶茂。也不知道是不是品种上的不同,我家这一株的“代谢”速度非常快,所谓长得很快,但“谢”得也很快。但我印象里,公司内勤办公室里的那几盆,却常年深绿,既没有大的长势,也不见叶片凋零的痕迹。太原家中父母培植的那一株,也不见有非常大的变化,常年都是那几片孤零零的叶子立在高挑的枝干上。而我的这一株,简直就是跟着节气的时令一般,进入秋天的那一刻起,也保护了自己起来。叶片的生长速率减缓,凋零速率加快,俨然一幅“小秋天”的图景。而此时此刻,枝头上只剩下来了两片绿叶。或许是暖气的温度终于烘托了出来,能看到近乎光秃的主枝上又发了新的芽。而那三盆多肉中的其中两盆,在移栽之后的前三个月里,陆陆续续陨落。后来我才发现,可能是自己浇水太频繁的缘故,总之,最后只剩下了“独秀”的一株,一个月不浇一次水,活得好好的。

其他的花盆里,撒上了在冷藏环境里醒发的薄荷种子,同时为了不显单调,我还撒了一些没吃完的但已经蔫了的小米辣的种子。物种之间对于有限的空间和养分,一定还是有竞争性的。总之,虽然薄荷的发芽速率很快,在却在生长的过程里,输给了这些野蛮成长起来的小米辣的植株。最后,小米辣们郁郁葱葱,不得已,我只得挑出来几株,移栽到那几个植株陨落后的花盆当中。但小米辣或许也是一种时令植物,枝叶还没来得及长得更加茂盛,也开始进入到了秋天的生长节律当中。不知道,今年还能否结出小米辣的果实。

养植物这件事,挺考验人的。我虽然希望它们能生长得特别好,但其实我却也很懒得去那么精细化地打理它们。自从当多肉叶片渐渐变软、变黄凋落,我查询百度而不得结论,最后又不得不面临它们的逝去的时候,我放弃了精细化管理它们的执念。或许,让它们自由生长、衰老和死亡,才是最佳的选择。当然,本质上,我的确也是懒。所以,除了定期浇水之外,放任为之。

植物教会了我一样东西,当然是通过它们自然的变化告诉我的,那就是接受,接受一切自然规律的发生,即便我们面对着的,是衰老、疾病以及死亡。所以,当我今天又一次观察着我面前这些个可爱的伙伴的时候,无论它们正处在怎样的生命状态里,我都能平和接受它们当下正在发生的或好或坏的变化。如果这个盆里再也盛不下它们的身躯,大不了,我再给它换一个更大的空间出来。我会干预,但一定不会太多。生命有着自我不可被小觑的顽强生命力和修复力,植物在这一点上,或比人类更强。所以,某种意义上,我很相信它们。但即便它们没能成活,我接受它们的离去,也感谢它们的陪伴。

当然,我与植物还有别的故事,再聊,再聊。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