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题,这是我一直以来,总是不停思考与尝试的问题。
我自己本身是个「文字迷」,既喜欢读文字,也喜欢写文字。我读过的书算不得很多,但跟身边的朋友们相对,总还算是丰富的那一个。我写过的内容也算不得很多,但跟同样并不以文字为生的同伴相对,总还是很笔耕不辍的那一位。虽然我并不是文学相关的专业出身,但我也总是在自己的文字当中,反复品咂,仔细琢磨,某一句话、某些表达,怎么能够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怎么能够让人读得懂、读得通、愿意读?
我的答案并不明确的原因是,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我更加尊崇于自我,因为我写作,首先得我自己享受,其次才是作为读者的你。我也会反复阅读我曾经写过的文字,也会思考,如果我的行为模式切换到另一个频道,会是怎么样的一种表达力。虽然,迄今为止,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篇文字复写过。人生的许多经历,在一生的维度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放到写作这件事情上,同样如此,每一次的行文,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经历。所以,我不愿意去复刻它。毕竟,我也不会真的依赖它,出一本书,或者寻一番发表。
也因此,我虽然自信于我有许多文章的内容,很值得再读,但我依然觉得,我的文字,称不得算是好的文字,毕竟我写作的出发点,第一优先级从来都不是读者朋友们。
但我的确读到过一些很好地文字,其中,一定包括阿图·葛文德医生,那个我曾经无数次推荐过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和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葛文德医生能深入浅出地将一系列关于衰老与死亡的故事,清晰、明了又感同身受地传达到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这可太厉害了。你要知道,这本身是一本医学科普的书。我记得,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医学常识本身,而是读罢之后的那种冲击。我们对于老龄这件事情的狭隘认知,简直是可笑至极。你不知道老龄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哪里;你也不知道衰老的过程里,人们究竟会面对怎样的困境;你更不知道,到我们老了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只存在在这一阶段的独特需求;你还不知道,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拥有怎样的人生选择。我把它推荐给了几乎身边所有能聊得上老龄话题的朋友,因为它能让更多的人提前看到人生的未来。
意识到葛文德医生文字使用的精进功力,来自于最近一周在读的他的三部曲中的另一本《医生的精进: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中讲述医生在执行死刑过程当中的角色和作用。这一章节我用三个通勤的早上才勉强把它读完。“难读”之处,并不是说它语义晦涩,或是专业名词太多。“难读”的点恰恰在于,你太容易把自己带入到他那营造的身临其境的场景当中,仿佛你和他一起,在同时面对着犯人们的死亡。它就像是看一部真实的影片一样,只不过他所使用的是文字,而非图像。所以,难读只是因为,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解这个阅读过程里,所感受到的那一份震撼与共鸣。不得不说,这是葛文德医生文字所独有的魅力。而我们读到的,是翻译成中文后的版本,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人们在读到英文原版时更加极致的感受。
但你千万不要忽略的是,其实这三部曲的书,它的分类依然是医学。你在图书馆里寻找,他们妥帖地被安置在了一堆医学专业书籍之间。但很显然,这三本书在专业程度足够的前提下,做到了绝大多数医学类书籍所没有做到的事情:让更多的非专业人了解到更多与自己相关的专业的故事。不得不说,葛文德医生用文字讲故事的能力,堪称一绝。这也是为什么,这三部曲的书籍在豆瓣的评分“居高不下”。它们也成为几乎所有读过的人的“鼎力推荐”之作。
所以,文字的好与坏,本质上是需要参照物的。相比之下,我这只“菜鸟”,且还有相当之长的路要走呢。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