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的,这句话,大概是一点儿没错。不然,我也不能在这个时间点,居然还没有睡,仅仅是因为难得在这一周,终于逮到了一个临近周末的空档,并且感恩于朋友的“放鸽子”,才成就了我这一周如此之放纵的夜晚,煎了一块牛排、煮了一碗关东煮、喝了一顿小酒、看了一夜的职场综艺,人生总得圆满,今天就是那一回。
新的啤酒与利口酒的调和配方之下,人很容易就进入到了一种微醺的状态。我曾经无数次提到过这个状态的美妙,但今天的另一种妙处在于,洒脱做一名孩童的恣意与盎然。即便对于自己最为亲近的人,你也终于可以短暂地卸下自己的包袱,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做那些清醒理智的时候最收敛自己不会去做的事情,去当一回“泼皮”、做一回“淘气包”,跟人耍耍“无赖”,不再去讲道理,只是表达自己最为天真烂漫的“傻里傻气”的调调。
微醺终究不是醉,你所说的所有的话、做的所有的事情,终归还是在理智的约束之下。只不过,在理智当中,你终于有了一副可以遮掩理智的“面具”,让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以这样一种既不正式、也大概率不为人重视的方式,透露出来。所以,酒,是真话最好的外衣。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酒,我们才真的会生活在一个满是谎言的世界里,寻不到一分真诚。当然,这话过于绝对,毕竟,鄙人还是喝了点小酒,多了点胆量,有了些魄力,长了点信心,能把那些毫无论据的观点,轻而易举笃定地说了出来。反正,明儿个我会翻脸不认账的,哪怕我还给自己留下来这样一篇扎扎实实的证据。
百度说,「不疯魔不成活」来自于京剧行当,意寓是指“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终成大器,完成大业”。我却是另一种解读。成就大业,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痴人说梦”,金字塔尖就那么几平米,能站上去的人,就可丁可卯的那些个。所以,我愿意把「成活」二字,就简单理解为「真实意义上的活着」。而这个目标,对于生存在我们当下的社会而言,其实都是一种苛求、一种奢望。当然,我说的「活着」不只是躯壳上的、生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后者很难,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社会化的机构,在尝试解构大众的心理需求,在诸多的领域里,为满足大家所谓的「意义」而引导大家寻找归属。
而「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一维度上,或许又成为了另外一种另类的启示。想要真实意义上的活着,先决的条件,或许就是摒弃一切束缚之后,剩下的那个赤裸裸的随性而为的自我。因为只有那个样子,才会浮现出真实内在里的我,那是“疯魔”的样子。“疯魔”在这里,总归是不该归类于贬义的行列,所以,只有“疯魔”才会解放自我,而如果无法突破各种意义上的枷锁与束缚,也就不可能展露出自己最为本真的样子。
当然,一切都是权衡之后的结果。展露本真,也就未必是所有人真实渴望的东西。人类总是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想要,真实的自我往往也不是我们最为看中的那一部分,它需要为更多的现实需求与欲望而让步。或许,这一点依靠马斯洛需求理论倒是解释得很清楚,毕竟,那些现实的需求与欲望,基本都是靠钱一点一点垒起来的,人在物质还没那么充盈的时候,没办法把自我放到一个优先级更加高的位置上。
我也一样。所以,我才会异常珍惜,像今天这般,在时间与心情上,都能够尽情放松的节奏之上。毕竟,明天一觉醒来,一大早,就又要面临那些逃不开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了。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