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原创

《图书馆》by ChatGPT
《图书馆》by ChatGPT

这篇文章的题目,它来自于杨素秋老师在今年发表的同名书籍。这一本书,终于在我慢到不能慢的读书节奏当中,不舍落幕。

读这一本书之前,我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如题目所问的那个问题。在我的意识与认知当中,它从来不涉及到「为什么」的问题领域,因为它自古以来就有、就在,无论是在中西方的不同语境里。它就像是一个人的住所,就得有那么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为什么之说。

我是抱着一颗“八卦”之心来读这一本书的。我先读到的是,公众号「正面连接」对杨素秋老师的深度稿件《我与权力的距离》,里面记录了素秋——她曾在书中说自己愿意别人这么叫她——从大学副教授一职当中挂职到西安碑林区文旅局一年当中的一些故事摘要。其中,当然不免许多与官场相交的故事。那个大家自以为自己熟悉,却很难通过任何公开材料窥探到一角的官场,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的?这篇文章很长,但对于这一年的故事而言,又显得很短。里面的一些言语,不时地也在刺激着你,想要翻开这一本书看一看,到底素秋都写了些什么?豆瓣评分 8.9 分,无论如何能说明这一本书本身的“分量”。

于是,我立刻下单了。我太好奇了,好奇的或许不是为什么需要图书馆这个问题,而是她在筹建这个图书馆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奇事”?

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已经忘了当初要读这一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了。因为当你合上书的那一刻,你只会觉得,素秋完成了一件可以称之为伟大的事情。她甚至在某一刹那,让我将她与张桂梅老师相联系。她们身处不同的境遇,做的却都是不委蛇于现实而坚持自我与理想之事,而这一件事,关乎的是更广大的人的切实利益,哪怕这一份利益,放之于社会面来看,似乎显得那般微小。她们身上所表达的,是微小之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如果说,你想看到官场的疏漏或丑恶的一面,那这一本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因为素秋对那个官场的描写,实际上并没有超出我们对于官场固有的理解,而她也最大化地、技术化地将身处官场中的主观评判降到了最低,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个又一个鲜活事件的讲述。她没有什么评判,但作为读者的我们有我们自己读后的评判法则。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你很难真的苛责什么。因为建立公立图书馆本身,是一种政府需要,也是一种政府行为。一切的筹备费用、运营费用、支持费用,都来自于国家财政,但一切阻碍它向更理想化发展的“绊脚石”,同样也来自于主管单位,以及主管的官员。所以,这看上去并不复杂,预算单位并不算大的区级地下图书馆的建设,在经历万难之后,以相对最理想的形态落成,就显得极其珍贵了。素秋提供了另一种范本,一座公里图书馆——无论规模大小——它应当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应当承载怎样的功能,应该选什么样的书,这一本书里,有了她的答案,或许,也有了我们的。

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会觉得题目当中的「为什么」从来不在我的问题库的原因,来自于我本身对于图书馆的定位上的理解偏差。

我其实非常喜欢图书馆,它是我认为当下社会当中,最合适的与自己相处之所。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图书馆在我的生活当中的机制与作用,仅仅来自于「第三空间」的属性。我把它当作我的工作之所与自习之所,鲜少有读书的影子。更让人觉得荒唐的是,我在图书馆里看过的书,尽是我自己带的书。除了数年之前,我在首都图书馆里读了一本东野圭吾在 90 年代初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外,我几乎没有再读过任何一本馆藏的图书。要问为什么,这也跟那唯一一次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那个期间,我沉迷于东野圭吾的小说当中,一年时间里,读遍了它所有已发表的小说。但偌大的首都图书馆里,竟然只能找到仅仅一本东野的书,且还是那么古早的出版版本。

这个时候,我终于问出来了一个关于「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图书馆却并不能满足我对于图书的绝大多数需求?

这个问题一直递延到了现在,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了北京新建成的我最喜欢去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作为北京副中心的文化建设产物,你大概无法相信,我自己书单里几乎所有的书,在这里都搜不到。而这些书,绝大多数并不冷门,甚至还属于畅销书。所以,当我读到《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里,素秋选书目的情节时——选书也是她所面临的重重困难的来源——一下子同感了书中关于“馆配书”的介绍。尽管城市图书馆还不至于到只有“馆配书”的地步,但的确,至少它在我的读书癖好与审美当中,很难将书的功能扮演完全。也因此,才会有了之后的许多次,在城市图书馆里,我只能读自己带的书。部分意义上,这极其讽刺,却又是鲜活而赤裸裸的现实。“馆配书”的背后,所涉及的,自然是利益再分配的问题。我想,之后,我也会借着这一本书中新知的内容,在我下一回去图书馆的时候,再去看一看,是不是城市图书馆的书籍选配,也有“不堪”之处?

素秋在书的结尾一章,写了久美喇嘛在西藏的草原上,为当地的孩子用石头建了一座免费的小型图书馆的故事。久美希望,这一座图书馆,能成为打开草原孩子视野的一把钥匙,把知识带给他们,让他们渐渐拥有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时间并不久,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为图书馆的志愿者,反哺回来。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有图书馆?或许答案显而易见。

什么时候,能在图书馆谋个差事?就比如说,选书这个事情,就很适合我,还能运用到我以往多年的采购经验。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