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张网

原创

昨天看完了电影《走走停停》,内心的那一丝冲动刚被里面的台词唤起——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就在王健飞老师新的年度文章《幸福的积分》里,读到了类似主题的延展,比如“工作不是目的,生活才是”。

《幸福的积分》中以幸福为指数,揭示的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现状,幸福不是此刻单一的数字,而是在时间积累之下的总和。

幸福的积分 by 王健飞
幸福的积分 by 王健飞

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文中对于人生设计做了很多的探讨。当看到“人生设计”四个字的时候,猛然又想起来了还未完全读完的另一本书,《人生设计课》,其中关于“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让人印象颇深,其中,关于职业的重定向,与《幸福的积分》里对“天职”的讨论,又巧妙暗合。

一文扣一文,一层扣一层,互为理论,也互为实践。殊途同归,讲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事情:究竟怎么样才能过得更加有意义、更加幸福。

夜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了“生财”最新的一个帖子,分享了另一篇才知道是个大 V 的公众号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职场就是这样,当你把一件事做好了,就有可能被提拔,直到什么时候?
直到你无法胜任为止。

为什么很多人当个小兵业绩超前,但升职成领导,却狗屁不通?职场所谓的瓶颈,几乎全来自于“德不配位”本身。

而“德不配位”的观点,又恰好在王健飞的文章里做了深度的剖析。

而如果你细读刚才的那篇文章,标题很直给:

“你琢磨有钱人的过程,才是你真正了解金融世界底层逻辑的开始”

我又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的内容里所阐释的,几乎是我最近遇到的一些难题的“复刻版”,而金融从业者的我,遇到的“困境”竟然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了一些启发。

是不是贼神奇?

命理理论里,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必然,而在随机性的理论里,这些又都是绝对性的偶然事件。二者立足点不同,但其实阐述的是一样的观点:接受一切的发生

随机性的理论里,让生命的随机性去和世界的随机性碰撞,反而有可能得到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在今天的这一系列的过程里,所有的随机事件的发生,在我的大脑里,牵扯并串联出彼此千丝万缕之联系,它们由此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最终包罗万象。这,太神奇了。

思考与实践,都像是在一张像蜘蛛网一般的地图上行走,即使方向都是朝东,也会在前进的过程里,因缘际会,踩到不同的网格和交点,并借此延展出更加广域的网络。

这可能就是我们读书、阅人、游历和实践的真实意义吧。人生的路,也因此不会越走越窄,反而拥有了无数可设计的可能性。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