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最游记

原创

《空衣-19号》 
展览「与古为新」@ 云冈美术馆
《空衣-19号》 
展览「与古为新」@ 云冈美术馆

怎么去开启大同的内容?

这是我今天在闲暇时,一直在想的问题。以记述的方式来书写游记,供更多人参考,是一种最为主流的文字形式。这样的文字,无论哪一个平台,一抓一大把,甚至于我们自己的吃、喝、玩,也多凭借的是小红书上热心人们的分享。大家的内容,都足够详实,我也属实无法拓展扩充更多,那么我的这一篇游记该如何叙写呢?

我想,还是让所有的经历回归于感受本身,像过去的那许多次那样。于是,一个问题浮上心头:

“大同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思索片刻,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大同,或许是我去过的所有旅游城市里,旅游气息与生活气息最相融合的一个地方。”

灵岩寺内 @ 云冈石窟景区
灵岩寺内 @ 云冈石窟景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来自于物价水平。对于我爸妈,这两位对于物价极其敏感的人,都能说出来“这也不贵、那也不贵”的话,这是一件极难得的事情。我们这两日里的吃喝,实际上几乎都离不开景区的范围,但我们顿顿美食吃到撑,却很难将任何一餐的预算吃超过 200 元。相比于北京与太原,馆子里的物价亲民得远超预期。即便是我们以为得超贵的酒店餐厅,菜单上的价格基本上跟外面饭馆的相差无几。

其实,所谓的“价格不贵”,其原因来自于我们先入为主地另一个观念,那就是旅游景区的价格,往往在非旅游区的价格基础上溢价许多。但大同的有趣之处在于,即便是在像云冈石窟和华严寺这种大热景点的周围,餐饮与小吃的价格几乎谈不上溢价。我想,这或许也跟大同这座城市的纬度位置有所关联。作为一座北方城市,旅游的淡旺季非常分明,就算是借助于《黑神话·悟空》的影响力,我想在秋冬季节里,旅行客流还是会急剧减少。溢价对于这一座城市的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店铺在平日里主要面对的,还是本地的食客们。当然,我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的房租的差异估计不会很大。

黄米凉糕
大同特色美食 黄米凉糕

第二点,很有意思,与其他大热的旅游城市不同的是,你但凡能在网络上搜到的“网红店”,它的的确确也是本地人会经常光顾的店,包括各种小吃餐厅,包括一些手工匠人的工艺品店。我是循着小红书上随便某个博主的分享,来安排每一天的餐食,而我发现,这些在网络上出名的店铺,哪怕就在核心的鼓楼、钟楼商圈附近,也的的确确会是本地的朋友会大力推荐的地方。就像今天晚上,我们在 369 杂粮馆里问起来餐馆里的大姐,哪家的烧麦最好吃,大姐说出来的三家,就是我明日打算安排的那三家。以我目前吃过的数家餐馆来说,可以说几乎无踩雷。

第三点,来自于作为服务者的那一群人。我所住的这家宾馆,是一家老宾馆,能从设施看出来,这家宾馆的年代有些久。定这家宾馆的原因,是来自于平台上的评价里,许多人都分享了类似这样一段话:

这家宾馆是个意外之喜,我们刚入住,就有楼层管家姐姐/阿姨敲门,送上小点心,并询问是否有个性化的需求,很贴心也很温暖。

我以亲身实践来证明,的确如此。

我在翻阅平台定酒店时发现,大同的宾馆价格,不同位置里店与店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在淡季的时候,古城里的特色客栈跟古城外的商业酒店,几乎是等价的状况,甚至希某顿普通房间的定价,也不过 400 有余。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想要吸引来更多的客流,就得打差异化。不具备景点优势的酒店,就需要靠更暖心的服务。

这家宾馆,单论设施,不过四分的水平,但它在携程和飞猪两个平台上的综合评分,一个 4.9,一个 4.7,相当之高,大家的相似感受可见一斑。

我们发现,这里的酒店或是餐馆,都特别喜欢招年纪稍大的大姐或阿姨来服务。我以前在一些其他地方旅行时,也遇到过年纪稍大的服务者,但当你跟她们提出来某个需求时,她们总会表达出类似于“怎么年轻人这么爱挑刺儿/事儿”的想法。可是在大同,是另一番景象。我们在晚上就餐时,询问服务员大姐特色菜,大姐就站在我们桌子的旁边,给我们建议(虽然在点菜的决策上也没发挥多大的作用),直到我们点完所有的菜,她才从我们这一桌离开。我妈很喜欢跟人聊天,大姐也充分给予了陪伴与情绪价值。

我以为,年纪稍长的服务者,其人生阅历是更充分的,她们在服务客户的时候,也能够更加体贴与暖心。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大姐大哥们,表现得是另一种待事的态度,她们对于客户的一切行为,更加理解,也更加包容,也更愿意配合。这是让我感觉到的,很意外的收获。

或许,她们本不差什么钱,只是为了有一件事情做。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想,很明显,她们的人生词条里,没有“得过且过”这个词。我觉得这是这个城市里最为温暖的地方。我又在想,大家在这个城市里是怎样的日常体验,才愿意把每一天都过成“诗”。

礼佛大道 @ 云冈石窟景区
礼佛大道 @ 云冈石窟景区

最后,还是要说一说今日游览的云冈石窟。小红书的推荐里,很多人说,用 2-3 个小时来游览,但我们三个愣是在云冈石窟的景区里待了近七个小时。

云冈石窟太好逛了,最早始建于北魏的佛窟们,经能工巧匠之手,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诸般模样;又历经时代迁移、文化变迁,在风沙走石和雨水侵蚀中慢慢失了最初的模样;还在偷盗者和掠夺者的手中被切割、损毁;又在历朝历代的文物工作保护者的手中,最大化地保全和修复了壮丽峻美的“容颜”。

当我们在窟里看到完整而艳丽的佛像时,不得不为古时人们的巧夺天工和奇妙构想所折服,也沉醉于每一座佛像和每一面壁画背后的历史与佛学故事。当我们看到一些颜色暗淡、损毁严重、面目全非的佛像时,也会感慨于时间的洗礼——无论是来自于自然冲刷还是人为破坏——不得不遗憾于不能一睹其神采与原貌。每一座石窟,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无论当年的它是何种样貌,现在的它都是活生生的历史的存在,既是自然的,更是人文的。

这么一想,就又不那么遗憾了。因为如果没有这所有的过往,也难以成就今日的云冈石窟。所有历史的痕迹与纹路,也正是云冈石窟富于独特魅力之处。它就像是一位跨越过沧海桑田的老人,岁月在他身上勾勒出来的每一条“皱纹”,都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是故事,让一切变得鲜活且有趣。探索古迹的背后,不只是要看,还要去听,听那些石头背后熠熠生辉的遐想与真实过往。

对了,推荐你一定要去听讲解,租一台设备、或请一名讲解员都行,还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扫描景区里的声音讲解二维码。结合景区里其他旅客租用设备听后的感受,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同行的话,我推荐第三种。它的声音和文本来自于文化遗产资深讲解人赵弘文老师,故事听来通俗易懂、志趣盎然,且非常全面,比 AI 讲解强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当然,这种方式得设备最精简,只用手机微信小程序就行,价格也最美丽。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