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是一种品质

原创

《Silent Mood》by ChatGPT
《Silent Mood》by ChatGPT

经历了一番“鏖战”,这一日的光景,终于要落幕了。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平凡日子里,除了是月底的最后一天,也是往常业务的月结节点,但它与以往的月份终究还是有所不同。一些政策性的指导,今天也迎来了最后一日。明日将是一个新的篇章,从各个维度上、各种意味上。尽管,对于除了保险行业之外的其他朋友,并不真的清楚,今天向明天的“翻页”,可能意味着什么。

当然,它可能也不真的意味着什么。因为明日总有明日的选择,即便明日的选择比不上今日,但也是明日里我们手里头最好的那一个,甚至没有之一。我们总会陷入到一种习惯里,习惯着被人推着走,习惯着不怎么为自己留余地,习惯着凡事走到尽头终有路,习惯着面对没有更多选项的人生。从哲学观上看,这或许也是一种“达观”,因为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当下可以享受的最好的一天。但能这么想的人,终究还是少数之少,绝大多数的人,想不明白这件事,更多的人会悔恨或懊恼,如果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但是,这个世界上唯独没有“如果当初”这个选项。“当初”的那个你,没有那样的视野,做不出那样的选择;当下的你,没有回转时空的能力,只能面对着没有更多选项下的那个唯一的选择。这是人生意味上的一种「错配」。

这一日的工作光景,面对着的,尽是这样的人与事。我跟朋友说,今日我的工作,就是由“催”所构成的,催人、催事、再催人,循环往复,每一轮面对的事情基本相似,却又有独立性的不同。但每每陷入到“催”这个环节里的时候,都是在人性与关系的影子里游戏。成功,来自于对人性和关系的精准把控,不成功,同样也是。你很难说道出其中根本性的区别,但每一个案例的背后却很难把握住相同的方法论。所以,成功或失败,或许能够复盘总结出来个一二三,但这一二三是真实的那个缘由吗?却往往不一定。

我曾跟组里的同事讲,成功既然为成功,就一定具有不可复制性,不然它不会那么稀缺。即便放到日常业务这个最小的事务单位里也一样,同样的一条路径走不出不同的两个人。如果有,请你细究,他们俩的路径一定不同。当然,我的初衷是为了给那位同事做“心理按摩”,因为彼时 TA 遇到了自我怀疑上的“瓶颈”,但我以为,这份“怀疑”大可不必。

回归到今日的心态,我的心脏大概一直是悬乎的状态,起起伏伏,总有不定。不定的原因,极大地来自于今日所面对的事物本身的未知与不确定性,我无法单纯凭借自己的能力 hold 住它们的方向,我只能用尽办法寻找让它们可以正向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无论是时间节点和事件发生,都得精确到以小时计来论。所以,一日的时间,被拆分成了十余个碎片化的单位,一旦前一个事件脱离了发展的掌控,便直接推延了下一个事件的发展。因而,这一日,我只能是在一个相对紧张的状态当中过活。

那一刻,我发现,沉着冷静、平和应对,是一件多么难得的可贵品质。能真的做到宠辱不惊的人,该是内心力量多么强大而笃定的存在。而我却真的不能。我有所求,有所期望,甚至是有所祈祷与盼望,便必须要让自己的行动策略和行动节奏,跟得上我对于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期望的发展。

今天在碎片化时间间隙里,剪播客的过程当中,听到了嘉宾提及的「配得感」,或许,我的索求的背后,是另一种自我「不配得感」的体现,但其实是,我的付出远远超过我所得的内容,所以我应当对自己有所肯定、多加褒奖,而不是一味地苛刻于自我,觉得自己的所为仍有不够或未尽之处。这或许是另一处「天机」。

总而言之,让心性落定,让自己坦然,是对我来说的另一种处世目标及方向。说“应当”总是没有什么用处,还是在实践当中炼“真章”吧。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