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打喷嚏,请遮口鼻

原创

过敏的季节,最挠人也最恼人。当然,更准确的描述,是“挠鼻”。鼻涕控制不住地横流不说,光是一个劲儿的喷嚏,就能震天动地,搅动四方安宁。但喷嚏这个事儿,总是没有办法真的控制得了。如果说人的一生当中,有啥事儿是等不及、憋不住、忍不了的,基本都是身体的应激反应里,由内向外的那一种,打喷嚏当然榜上有名。

人类的身体,真的是一代更比一代脆弱。小的时候,我们很少能听到身边的谁和谁对什么东西过敏,但现在却正相反,不对任何东西过敏的人反倒成了少数群体。老人和中医大夫都有类似的推论,以前的人们,是生在土地里、长在土地里,土地里有世间的万物,生活得糙、接触得多了,身体自然也就扛造。西医的理论里,或许也能有类似的推论,毕竟身体免疫力的提升,虽然与先天因素脱不开关系,但从土地里来的人,接触的病菌肯定也多样,随着身体免疫力的构建和抗体的增多,也大概率比城市里被精心照顾着长大的人,要更强健一些。我是信奉这一点的。毕竟,我开始出现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状,还都是从二年级回到城市里那会儿开始的。

还是说回到打喷嚏这件事儿,我总以为,人类世界里,某些最尴尬的情景,都来自于类似这样的一些“忍不住”的瞬间。其中,我必须把我曾经在地铁里因为鼻炎打喷嚏时把鼻涕一把打出的经历置顶到我人生最尴尬的时刻里。那一天,我忘了带纸巾。但好在,我有用手捂口鼻的习惯。更庆幸的是,那时离我的目的地站点只剩下了两站,而我没有再继续打喷嚏的迹象。所以,鼻涕在我的手上浅浅停留了四分钟,待下车的那一刻,我飞出了地铁,奔向了洗手间。我希望,没有人关注到我的窘迫,我也希望,我的脸上没有因此留下任何不干净的痕迹。当然,那是很久远的几年前的事情了。毕竟,之后过敏药傍身,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

无论如何,我的修养和良好的遮口鼻的习惯,还是拯救了险些尴尬死的我。从小我就知道一个按理说应当所有人都该知道的道理,「若打喷嚏,要遮口鼻」。更何况,大家都是从三年疫情的攻坚战当中脱胎换骨而来,更应当知道,病菌通过飞沫传播的威力。而现在,我们已经不戴口罩好久了,用手臂遮挡一下,或是扭个头朝向没人的方向,是不是也是一个对彼此的健康更负责任的选择?

当然,除了我们对“病菌”的负责之外,我们也应该对空气的质量负责。毕竟,有科普的研究表明,人如果在没有闻到过自己口水的气味之前,是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口气里是有异味儿的。而打喷嚏用手拦一下,你会感谢自己的,因为那时,你把口气的杀伤力只停留自己的手掌范围内,而没有让周遭的人遭殃,尤其是在密闭的空间里。

然而,我还是猝不及防地,在今日走入进城的地铁前,在人影渺渺的站台上,险些被迎面而来的某个男人的喷嚏击中。而他,丝毫没有想过“喷嚏这个动作应当有遮蔽”这回事儿,大大方方地冲着他的正前方打完,大大方方地走开。所谓“只管糟蹋不管收拾”的那股子意识形态的“劣根性”,大抵还是在这样一件小小的动作上,显现了出来:“我只管做我自己,其他的谁和谁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某种意义上,我会有羡慕他的地方。在我看来,他的世界里一定没有「尴尬」这个词,而我的潜意识里,但凡不合时宜地打搅到其他人,哪怕只是晨起咽炎发作,在地铁车厢中时不时清清嗓子,我都尽量在自己的面前用手或书遮挡一番,怕自己的动静,打扰到身旁的谁。所以我是一个容易让自己「尴尬」人。但谢天谢地,这个世界上还有「尴尬」这种事的存在,觉得尴尬的人至少羞耻心尚存。我以为,它才是人类社会进步与素质的一种象征。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