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院回家,下午五点左右的光景。酷暑终于在热岛效应的加持下,释放了它该有的那级能量。气温 34℃,但体感至少在 40℃ 以上。才走两步,衣衫尽湿。
刚走过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对面台阶之上,三、四个人围着一个交警,从交警手中接过了一张张罚单。旁边有人嘟囔着,是因为骑自行车逆行。还有人应和着,逆行本来就不应该。可能这几个小姑娘都没有想到,自己骑着共享单车,逆行过个马路,都能被交警拉住,在这个燥热的夏天,开了可能是人生中第一张罚单。
2017 年的盛夏,我最爱的毛老师,在《明日之子》第一季的决赛直播中,唱了这首《盛夏》,不舍离别。那一年,他最终夺得了比赛的第一名,出道即巅峰。

2018 年的盛夏,我离开了工作了 6 年的前东家,这些年时常陷入各种时事漩涡的苏宁。我终于在几乎不曾拥有自己个人生活的 6 年之后,收获了一段短暂的 Gap 时光。我租住的房子刚到期,跟合租一年的好哥们们“分道”,北京这个地方还待不待得住,眼前的未来也尚不知在哪里。我先搬到了距离一公里以外,另一个好哥们的住处。他在我之后,也紧接着将他与苏宁的缘分定格在了 7 年的光景。但他紧接着就开始了在全国到处奔波,为他的创业项目开启了新征程。
在时间上,我们大概只经历了不到一个月的同住交集,之后,我便几乎没能再在这个屋子里与他相遇。在美国签证被拒了 2 次之后,等待英国签证批复的间隙,我终于把前一年《明日之子》的所有节目,一期接着一期,像上了瘾一般,悉数看完。时隔一年同样炎炎夏日的那一刻,我心中的那颗火苗仿佛又被点燃了。
2019 年,耽搁(延期)了一年,因为心中一丛熊熊燃烧的烈火被浇了一整盆冷水,算是让我回到了另一个「失望」的原点上,我终于还是踏上了出国留学的路。
我还记得,那一张海航的机票有多么的波折。那是个「拼接套餐」,从北京出发,在长沙逗留一晚,再从长沙出海关,经停海口,终于在 33 个小时之后落地墨尔本。选择这么折腾,是因为那会儿有股子“贪念”。因为从没去过长沙,所以想免费蹭一夜航司的酒店,去长沙过过夜生活。只是没有想到,飞机延误,到酒店的时候就已经 0 点了,而第二天的叫早是 4 点钟。到墨尔本的行李,是从长沙出海关时才开始联运,也就意味着我拖着两大一小行李箱加一背包,辗转折腾,没完没了。
长沙的夜生活,我是没有感受到,但长沙临近深夜依然不减的炎热,我算是第一次有了领教。那一年的盛夏,也就停留在了转机时的海口,因为落地墨尔本就是南半球的冬天了。

2020 年,南半球的盛夏在春节时分悄然而至。刚去悉尼跟好友的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时候,收到了国内疫情的消息。2 月份自己的第 5 和第 6 门课程起早贪黑的 intense week 线下授课刚结束,进入到作业和论文的阶段,国内疫情的递延效应,便终于到达了大洋彼岸的澳洲。学校前脚发了邮件说在商讨授课的对策,三、五天之后,开始线上授课的通知邮件紧跟着而来。准确来讲,这一次的盛夏,距离上一次,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偏差,其实过去了 1 年半的时间。但这一年的盛夏,除了在出租屋中对热的孤独体验之外,谈不上有太多其他的记忆了。

2021 年,盛夏又跨越了一年半,回归到了我的生活里。北京那难耐的热岛效应,向我表达了它无与伦比的热情,尽管,我异常恍惚,两年前离开时的北京,就已经是这样的热度了吗?
那一年,大约是我人生最好的一个阶段。这个最好的这个时刻,我蛰伏在内心数年的爱情小火苗,在这个夏天悄悄燃了起来。但爱情本身,总归是个难解又复杂的谜题。从结果上看,任何没能修成正果的爱情,都会消匿于失望或悲伤当中。

2022 年,专家们是万万没能想到,以前言之凿凿地说“新冠病毒不耐热”、“夏天是病毒的低发期”之类的言论,在这一年的盛夏被挨个戳破。在最热的时候,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轮番“困”在了家里。我也终于在两次上“门磁”的经历之后,停下了折腾的脚步。
那一年,创业项目刚启动了半年的时间,商业化的路子还依然没有长出雏形。我们三个“联创”,分居三地,每日用一上午的时间共同工作,把一些产品终于创出了一个小小的原型。那时,出不了门,业务受阻,收入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每日待在室内的空调下,所谓炎炎夏日,倒也没能感受太深。很多人说因此厨艺有了精进,我的空气炸锅倒也是那时买的,但真正开始频繁使用,反倒是今年(2024 年)春节之后的事情了。

2023 年,这个盛夏可以写进我的个人历史里。我们的创业项目被迫终结,我面临了又一次爱情的折磨。客观世界对我的不友好,再次叠加了自我的 N 重否定,我开始陷在了人生难以自拔的「意义」泥沼当中,越挣扎越陷落。但人生 30 余载的经历总归没白过,这份厚重的阅历,终于在我的生活里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我开始主动为自己找答案。得益于太多“贵人”的相助,虽然没有出现立刻的反转,但我混沌的生活里,开始出现了一道道的光。
2024 年,今年,现在,盛夏终于在连续 2 日的酷暑之中现身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看了三部电影,《默杀》《抓娃娃》以及今日的《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一部接着一部,这个暑期档,一环扣着一环,仿佛把积蓄多年的大招,都一个一个释放了出来,让人欲罢不能。我这个一年可以看 40+ 部电影的爱好者,终于在这个盛夏里,又开始在这个艺术形式上,获得了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飙升的接续体验。从影院的商场出来,再度进入到酷暑的空气里,那一刻,我大呼,“太棒了!”
纵是炎炎夏日尚在开局,我便真的体验了往日难有的各种热情。每一种美好的情景,从随机性中来,往不确定中去。
当你将日子过到深处,美好之事也会恣意生发。所以,每每留恋之时,总有美景傍身。恰如《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调动的 DNA,《抓娃娃》无休止搔动起来的痒痒肌,环球大道上偶遇的夏日乐队party,大运河博物馆里来巡展的三星堆文物,话剧舞台上友人迸发出的新的生命,夜深人静拨弄琴弦时的呓语,还有那最重要的从生活本源而来的智慧与启迪,它们一同构成了这个夏日里最为独特的风景。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