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顿“情感绑架”之下的酒局,但它发生的时机与场合,却跟以往的很多酒局并不太一样。
首先,它并不是一个应酬局,你不需要为了什么目的而喝,只需要随性地参与即好。另外,我们也摒弃了常见的白酒和啤酒,来到了一家鸡尾酒吧,浅浅参与了一下年轻人的夜生活。当喝酒成为了一样轻松的、愉悦而恣意的行为的时候,它就自带品味与乐趣,即便我们只是两个什么都不懂的糙汉子。
熟悉我的读者朋友们,应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密集读到过我曾经关于去酒吧喝酒的文字。那是另一个我曾经极其喜欢去小酌一杯的酒吧,也是即便在酒这个层面上,也很具有文化属性的地方。在清吧里喝酒,有一个极大的优势是,即便你是一个人前往,调酒师们会快速把你融入到他们的世界里,成为他们的一员。往往即便你只是点了一杯特调或经典,运气好的话,你总能品尝到更多他们的馈赠,有时候是他们正在研发的新酒单,有时候只是他们某一刻灵感闪现,随手调就的一款限时特定。而无论是那一种,你都很有可能一不小心成为了某个或某几个调酒师的朋友。
我的朋友就是以这样的契机,成为了这家酒吧的常客。当他带我进入这家酒吧的那一刻,我发现,他似乎与这里吧台前后的所有人都相识。吧台是个拥有故事的场域,它像极了《深夜食堂》里那个围绕着主人公一圈的吧台。人们只会在夜里来到此处相聚,而往往坐在吧台上的客人们,大多都是一个人来,熟络之后才会三两结伴前往。所以,这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和趣味的社交之地,也是一种独特能量流转的地方。
它让我回忆起来了前一两年里,我时常光顾酒吧的那些个时刻。我也是不喜欢散座和卡座,而喜欢吧台的位置。有很多时候,我会一直盯着眼前架子上的某一瓶酒,发上半晌的呆。我相信,每一个酒瓶子亦有它的故事,于是某一个虚构的场景闪现在脑海里延展开来,那是另一个与人有关的喜剧或悲剧。
让我觉得惊喜的,还有酒本身。
我始终认为,调酒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作。所以,调酒亦是一种表达。我喜欢品咂不同味道的酒,因为不同的酒里应该有调酒师创作的故事在里面。
事实上,任何一个独有特色的酒吧,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酒单,这家酒吧亦是如此。所以我便会好奇地询问站在我们面前的台湾小哥 Jason:你调制的这一杯酒,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调酒师们亦会把自己的阅历、经历和故事融入到酒的创作当中。Leaf Bar 的特色在于它酒单上的酒,很多都不是直接拿酒来调制,而是会先做一道加工或精制,再用加工后的酒进行现场调制。这一点破让我眼前一亮,它跟我常去的另一家很不一样。
可能跟年龄之类的或有关系,他的酒在表达的意趣上我会感觉差那么一点。但我不得不说,他的酒是很好喝的,但可能这个年龄的我,在喝酒这件事情上想要追求的东西,要多很多。总之,我是一个更“事儿”的人,我总是会比更多人更难被取悦。
不得不说,今夜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体验,我因为朋友的带动,有机会进入到了另一个具有氛围感的场域里,尝到了不少很有特点的味道。单就这而论,一级棒!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