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起的时候,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洒进客厅里。阳台上的那盆水培的巴西木,只用了一晚上的工夫就把昨夜里我紧急补的半盆水“喝”尽,果然,这十多天是真的苦了我的这些植物了。
不过,植物们也真的是生命力顽强,某种意义上,它们的生命力“弹性”大概率是远高于我们这些自称是地球霸主的人类们。我曾经看过一个理论,现在也愈发相信它。这个理论说,地球上最厉害的生物有三类,第一类是微生物,第二类是植物,第三类是昆虫。
虽然从个体的层面上来看,它们似乎脆弱不堪。但实际上,一方面它们从来就不是只活个体,另一方面它们也不能以我们对个体的定义来被定义,因为它们可以做到一个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DNA都一样。所以,某种意义上,它们才是永生的生物,也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杀死的生物族群。
当然,通过毁灭性的武器让地球成为一潭死水,这种情况除外。
我以为今天会是艳阳高照的一日,因为从起床到出门,到乘上地铁到公司,虽然天际仍然云卷云舒,但挡不住蔚蓝的天色,那是北京的秋天独有的颜色。只能说,一切还是高兴得太早了。不到一个小时,公司窗外的王府井大街上,人们开始了奔跑,或支起了伞。
秋雨的性子,终究还是温和许多。它不会直接猛烈地来,不给人一点准备的空隙。它会一点一点地加浓加烈,最后彻底释放自我;也因此,它也更加持久。就像这一场,从中午开始加大,到晚上下班下了地铁的剧烈,中间不带一丝喘息。
你很难在秋日里看到一场雨,能把旅人们困在地铁站的出站口徘徊,逼得地铁站开始释放他们已经许久不曾准备的一次性雨披。但很显然,夏日一过,地铁站就不曾再额外备货。留余的库存释放完,地铁站里还站着不少人在无奈地等待着,等待这一场雨的离去。我却只想跟他们小声说一句,要么淋、要么打辆车赶紧走,依我对这场雨的脾气的了解,它还没有完全释放出自己的能量来。
天气预报说,这场雨可能还得持续几日。不知道今年还能不能沉浸式体验北京的秋色,去看看漫山遍野的红叶,去金黄的银杏叶下行走,去点一杯茶或咖啡,坐在老胡同茶馆的院子里,坐井观天一般去望一望头顶上方寸之内的蓝天。
伴随着雨,气温也陡然跟着降了下来。听同事说,他家已经开始烧壁挂炉了。或许,这将会是个直接入冬的秋天,也说不准。这也有很大的好处,终于不用为了秋天该穿啥而辗转不定,毕竟,冬天和夏天一样,都不需要太动脑子去想自己的dresscode,也不用因此花太多的冤枉钱。我喜欢省钱,尤其是当我回京的第一天就花出去了好多钱时。
微博热搜上有个段子说,工作是最费钱的事儿。如果你读过我写的另一篇文章,会发现那是相反的论调。今儿我才明白,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费钱还是省钱,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消费水平是怎样的。它对于打工人而言可能是费钱的,但对于富二代们来说可能反而更省钱。
场域不同,阶层不同,语言环境不同,论据就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便不一样。
说了这些废话,都不那么重要。我只是想说,希望蓝天与日头早点回来,不然人也容易emo。emo得多了,自己就会烦自己emo,最后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低能量情绪循环里。
当然,我也更不想在公司待着,想出门,要出门,哪怕是去工作、去见客户,也是一种欣喜。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