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得

原创

人的大脑是个“黑盒”。按照某种记忆理论,只要是放进去的东西,它就会永远在那里。至于你能不能想得起来,只看你“取”出来的技巧如何。我不知道这样的理论是否严谨,不过大脑虽然小,但却仍然是这个地球之上最复杂的未解之谜之一。生物体的所有宏观与微观构造,神奇到,我们最终只能相信神的造物与鬼斧,其他无能为力。

我觉得人类有很多倔强,与记忆力衰减的对抗也是其中之一。我大概是三十前后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无法像更年纪轻的时候那般“过目不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记人名。那个时候,我总是会时不时地想起某个人,却也时不时地只记得长相而不记得 Ta 叫什么。只不过,猛然有那么一下“激灵”,又会立刻想起来 Ta。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一种天然的恐慌的。我以为,这是身体自然衰老的一环,可我还只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早早就要开始体验这般好似老年之后才会体会的事情?

慢慢地,自己便放过了自己。是因为我发现,这跟真正意义上的衰老的关系,可能并不大。一方面,我们现在需要接收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处理它们本身就得消耗不少脑力和精神力。当所有信息都平权的时候,我们其实几乎不筛选,全都装进我们的脑子里。自然,调取的时候,便不那么容易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大海捞针。另一方面,我发现,其实不记得,代表着不常出现、不常提取,那本质上就是不重要。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便无需纠结,如是而已。

只不过,记不得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打破了对自己记忆力的某种自负。

又是特种兵式地辗转回到了太原,十一假期将要真正展开之前,我却不得不像往年一样,还得面对九月最后一日的繁杂工作。而明天却必然又会是承压的一天。兜兜转转轮轮回回,有时候会有一种奇特的错觉,每一年的同一个月份里,好像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不断地循环往复。我们都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某一种“怪圈”里,一旦进去了,就仿佛再也跳脱不出来。

我时常在想,很显然,人类终其一生所进入的每一个桎梏,好像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工作或其他。往好了看,每一种桎梏都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但往不好处想,似乎也都可以解读成另外一种“恐怖故事”。

所以,我越来越觉得,追求绝对这件事情,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绝对的好、绝对的心无旁骛、绝对的忠贞甚至是绝对的善良,最后都会演变成一种不可控制的事情。我不好说,它们是否会成为一种极端之下的灾难,但好像,我看到过的与我所经历过的,都在一些不可控的方向上,最终走向了人们最不希望到达的尽头。

妥协,是绝大多数人们,随着自己年岁增长所选择的一种必然的人生态度。因为人越活,越觉得舒适大过天。值得较劲的事情,可以较较真,但不值得成为困扰的事情,就随它吧。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