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副本

原创

自从转任管理职之后,行政上的事项,便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井喷。我这才发现,一旦沾上管理的职责,就不得不把自己放到另一个不那么由己的位置上,因为你既需要照顾这件事,也需要兼顾那件事。同时,自己团队内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也不能松懈。

我开始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一旦上了管理的“船”,再偏科的人,你都必须得逐渐把自己炼造成一个六边形战士,你可以都不那么强,但你不能某一方面太弱。干得越久越发现,保险这行必须得招更加优秀的人进来,因为只有过往的经历里成过事的人,才更容易在这一行逐渐立住脚跟。它很残酷,也是现实。

转任管理职的契机,恰恰也是我开始把保险这摊子事儿当游戏玩儿的时刻。双重因素的叠加之下,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并开启更多的“副本”。可以说,这近一年以来,月月都有新任务,日日都有新挑战。消极点说,有不少事情是在消耗我自己;但积极点看,它们也在帮助我不断试探和触摸自己的能力边界。甚至某种意义上,我好像慢慢摸到了更多自己喜欢和想要尝试做的事情。比方说,做培训,再比方说,我的下一步人生计划——做人生设计的教练。

于是,我发现,我在做事的性格底色上,有很多较劲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不允许我交出的成果,过不了我自己的眼,哪怕做这件事情我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前段时间,总会有人与我探讨两个热词,叫“老板思维”和“打工者思维”。除了干保险之外,我没有真正意义上当过老板,所以我对“老板思维”一直在摸索之中。而我总以为,一直身为打工者角色的我,大概率我的思维逻辑属于后者。

可后来,我发现,我与很多应付着做事的人,在一件事情的价值观上很不一样。我反倒觉得,他们的“打工者思维”似乎更重一些,而我,更多的是一种“主人翁思维”——虽然它也可以解读为“高级打工者思维”。

想必你看出来了,这是一种自夸。

但它的确体现在了我做过的所有事情上,比方说,今天开启的两个新“副本”,一个是上午的辩论,一个是下午的事业发展说明会的主讲讲师培训。前者是一个新的行动,后者是一个新的职场角色。而很有意思的是,如果我还是一名快乐的寿险规划师,而不去转型管理的话,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触碰到这两个新“副本”。

坦率讲,前者并不是我所好,甚至在过程当中,我还萌生过随便干干的念想。只是后来发现,这个世界果然还是一个“草台班子”,这个小 team 也是。看不过眼的我,还是决定出手牵头来搞这摊事儿。当然,我是认为我们团队是会输的,只是我觉得,团队是可以输,因为那是一个整体表现的比赛,没有充分的准备,是干不过充分准备了的团队的,但即便输,我自己的部分不可以弱。所以,虽然我自己没有过什么辩论经历,但我一辩立论的部分,是足够有说服力,也足够精彩的,我也完成了一辩的职责与任务。毕竟,我虽然自己不善辩论,但我却喜欢看智慧与口才的交锋,《奇葩说》更是从第一季看到第七季,集集不落。

从九月初至今,我刻意放缓了自己的业务节奏,当然部分程度上也依赖于频密的行政事务。但这段时间以来,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甚至对业务本身可有可无的事情当中,我却逐渐在恢复能量当中。本以为周末的出游才是一切的解药,现在发现,出游之前我的能量可能就已经恢复如初了。

这么看这件事情,真的蛮好。如果必须得依靠旅行才能修复自己的话,我这一年可能得不停地在旅行上花费高额的成本才行,但现在,我好像摸到了一些门道。

人生最有意思且最神奇的一件事情,是认识自己。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