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

原创

辩论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却也的确是我一直以来逃避的事情。印象中,高中和大学期间,都有机会参与上一把,但我永远是那个首先把自己否定的人。我虽然不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但我是一个在“吵架”或对抗的场合里,容易脑子跟不上嘴的人。而且,我本身是一个冲突规避者,人生三十多载的有限经历里,曾经出现过的冲突场景,屈指可数,甚至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它们当初出现在什么地方。当然,在结果上,嗯,总之都是需要时候强复盘的。

不过,还是被人赶鸭子上架,让我不得不感慨,干保险,真的啥都得会,做得好不好另说,但硬生生地,总要把人炼成一名多边形战士。

我这人吧,不干则已,干至少态度就得端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们这支本不打算赢的队伍,还是齐聚一堂,来上了一轮闭门探讨。为了避免低效的沟通,我还是充当了一名协调者的角色,快速地分配了角色和任务。明天的辩论不求完美,但求完成,丢人可以,也得是下得了台的丢人。

可能,心脏还是比以前强大了很多。以前碰到这种事儿,可得辗转反侧,焦心不已上一番,这一回,平平静静,坦坦然然,甚好甚好。

最近几日,少觉、亢奋。大抵还是跟《鸣龙少年》脱不开关系,每天晚上回到家,只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做饭和看剧,一看便停不下来。

某一集的弹幕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它说:好羡慕他们,因为我是在三十六岁的年纪才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据说,这部剧的剧本,是建立在走访真实的案例之下创作的。怪不得,剧集的理想主义的基调之下,竟然让人看得真实而不悬浮。如果你没有看过,我建议找个时间看一下,无论你在怎样的年纪,它都适合。

大概从一年多前开始,我无意之中开始关注“教育”的议题,这可能跟我连着读的数本书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而教育本身,是一个社会化的普世体验,它关乎每一个个体。而现在,更广义的教育议题,更是关乎每一个年龄的人。它是社会的、国家的,甚至也是世界的。

但教育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化议题,甚至没有之一。就像,我越来越想要成为一名老师一样,我对于教育议题的关注和想法,越来越浓厚。我以前曾经说过我的下一个与人生相关的理想,是在四十岁以后,找个整块的时间,继续读一个社会学博士,专门去潜心研究一个细分的教育议题。只不过,当下的我还没有想到,从哪个切面去继续了解和研究。

教育不能脱离开实际,对于社会化教育议题的研讨,也需要自己身在社会里。未来会不会出现那个有意思的人生奇点,有些期待。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