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上的把手广告位上,出现了“来新疆怎能不游西极克州”的字样,新疆境内的旅游竟然已经卷到了北京的地铁上,也颇为吃惊。
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回如此,我至少在北京的地铁上看到过山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好几个省份里的小众县市的旅游广告,不知道这是否是政策上的支持,但总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全世界的旅游产业都得靠北京一样。
但很明显,这样的广告异常精准,因为它很对我的胃口,而我,也是这万千群像当中的一员。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缓解在北京工作的诸般“压抑”,对普通人而言大概是只有旅行这一条道,还能让人心驰向往。虽然,实际的体验里,往往是用另一种累来替换这一种。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想去,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理想国,那是一个到不了的远方。
团队里的伙伴,在这个月里陆续要踏上一段小小旅程,本来没动这个心思的我,也跟着动了这个心念。但时间上的焦灼感,让我不得不放弃更远的地方,于是,我不停地切换旅行的时间,不停地在数个目的地之间徘徊,直至现在还依然无所头绪。
看上去是可玩儿的地方太多,但实际上却是,我没有特别多想要去的地方,但我就是觉得应该出去待一待,哪怕就在一个小地方窝上个三五天,也能散散自己身上这紧迫的气息。
就在我多般犹豫的时候,地铁上新疆的这个广告还是触动了我,当然,三五天去新疆肯定是不够的,但出去转转可能也没必要非得弄的决策成本这么高,去不了特别远的,就选个近一点的…总之,在路上,就比原地不动强。
我想,让我下定决心的原因,还在于另一种对自我的观察。我发现,我只要在职场里,就会自动开启自卷的模式,活儿只会更多,鲜少会遇见越干越少的情况。
伙伴问我,目标什么时候做到团队长?
我问他,说实话么?
他说,是。
我说,我其实还没那么想做团队长,但如果你问的话,就是明年底后年初吧。
他秒懂我话语中的含义,说也没必要非得别人推着往前走。
我说,倒也不是推着,但你来了职场,就得顾及自己的工作,这些都是工作内容,按这个工作内容的节奏走,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完成这个目标。
其实,我的想法是,要不然就不来工作,既然来了,该干啥就干啥。说自己完全不想要,也不恰当。只不过,我不太常给自己画饼,与其给自己画,不如给领导们画。给她们个期望,也给自己个念想。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我就是觉得肯定能成。
所以,既然自己容易在职场里不由自主地上发条,那我就刻意给自己缓冲一下松一松。俗话说,有张有弛,都“张”了仨月了,给自己稍缓缓些,也无伤大雅。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