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昨天被同事 Cue 到,问及我最近怎么总是一副能量低低的状态时,我可能才第一次陷入对自己不够饱满的状态的一种反思当中。其实,这一直是一件我有所感知的事情,包括我时不时也总在文章里,随性写一些低能量的文字,足以说明我的自知。
只是,最近我的确没能处理好自己与这个状态相处的模式,实际上也没有去再尝试实践以前有效的那一些方式,来改变当下自己的状态,而任由自己继续“沉沦”。如果非得给自己找一个没去做的借口,大概还是来自于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对于未知无法掌控的焦虑感。
说起来,这个事儿还挺有意思的。这两个月无论从团队上还是自己的业绩上,应当算是我今年高光的一个月。虽然,跟我自己定的小目标还有一些差距,但基本上瑕不掩瑜,甚至过程当中,没有惊吓,还有惊喜。但坦率讲,越是如此,便越想要更多,以至于我反倒对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满意。
可能,我的小目标们,并非都来自于自己个人的成绩,实际上我对我自己的成绩不能说非常满意,但也相当满意,这两个月刷新了我个人单月业绩的诸多纪录。我想,可能在团队上,我有很多遗憾,它们关乎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些遗憾,或许也来自于我当下某些能力的不足。但我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落脚点,去完善它们,去帮助到他们。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在团队管理这件事情上感受到的无力感。我以前认为——包括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来论——想要成功很难,但如果只是想要成事儿,相对简单。但事实上是,不论缘由如何,从结果上来论,我没能带领着所有人,至少达到成事的标准。
或许,难易是个太过于主观的评判,它还是需要明确的切分,它跟个体有关,跟事情无关。尽管,我有着洞悉问题的天赋,也能引导人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但我的确还欠缺让人主动从问题当中走出来的能力。
以前,我始终认为,意愿大于一切。当一个人意愿度足够强的时候,困难足够小。我自己的经历,也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实际上我看到的情况,绝大多数时候的确如此,只是当我自己的团队里出现与之相悖的情况时,不免也让我产生了怀疑,真的如此吗?至少,当下,我可能还无法给出答案。
以这样的低能量状态,硬扛过这两个月,可能也到我自己的极限了,因为我也受不了自己能量不够这件事儿,强弩着自己把弓拉满,这种感受非常不好。
其实,我也知道,对我来说恢复能量最有效的方式,无非就是那一些,出门放风、远游、运动、辟谷,无他。我盘算了盘算,想要出门放风的地儿,最近天气都不太好;今年远游过了,还是要控制一下频率;于是我在运动和辟谷之间,要先选择辟谷了,毕竟,它更快效一些。
当然,同时我还做了养生的另一个准备,就是调整饮食习惯,尽可能通过食物补充的形式,来增加多元营养的摄入,一点点调整身体内环境。身体亚健康的疲惫感,本身就是身体在敲响警钟。对身体的投资有很大的必要性,只不过它也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凡事慢慢来。
待能量逐渐恢复的过程当中,我可能也要进一步思索与实践更多的通路。毕竟,在我身上,意愿足够大的时候,困难的确足够小。先从我自己抓起。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