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之书

原创

最近一周,办公室里的某张办公桌上,多了一本《答案之书》。这玩意儿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但凡绞尽脑汁也想不清楚,说不明白,断不干净的事情,把手放到书上,内心默念,再随手一翻,总能得到一些让人顿时开悟的话语,然后就有了立刻行动与否的指南。

这跟我以往“掷骰子”的逻辑有颇多的类似性,都是在脑子无法决断或者感受犹疑不决的事情上,总能派上用场。往往这类型的事情,直接去做总有各种担忧和顾虑,不做又满是不甘,所以,它们便成了一种推动你去做的动力,或者合理化你不去做的一种理由。

“答案之书”比“掷骰子”更有趣,因为你会发现,“老天”给你的“答案”,很耐人寻味。往往这个“答案”是正面理解或反面理解都可以,区别只在于当下你的心态之下,对其的理解是从什么方向上展开的。实际上,无论理解是正是歪是反,都不重要,因为你心里本来就有答案,而它的作用是通过一只“无形的手”来笃定化你的选择。

我认为它高效的点在于,它帮助你把内耗降到了最低,让你在决策一些模棱两可的事物时,能够更加果断。其实,我发现,这一类的事物,常常本就可做可不做,做了不见得能有收益,不做也不见得就会遇到糟心事。它们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困扰?原因只在于我们对这一类事情本就有所期待,但期待值又没有高到足以让我们产生动力和主动性去心无旁骛地做它,同时,做它的过程中又有显而易见的阻碍和困境。所谓,想得到,但又没那么想,即便想又得克服一堆难题。人在这种两难的境遇里徘徊,于是内耗便产生了。

我近一年来,内耗相对少的原因,便在于,碰到这种挠人的决定时,交给“老天”,交给随机性。反正这个世界阴晴不定,我就创造随机性来与世界的随机性碰撞就好,谁知道一定好或一定不好呢?

只不过,“答案之书”还是更让我快乐。因为我发现,小程序里也有“答案之书”,这一下子,使用起来便简便许多。而在今天这个月结之日里——对,我们提前月结了——帮我提高了太多的效率。其实我今天要决定的很多事情,刨去必要性,从根本上来说,我想要在他们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情上获得一些预期的结果,我就必须要去面对它们,解决它们。

“答案之书”除了给我“指引”之外,更多的是为我提供了很高的情绪价值。因为随机遇到的那些“答案”,恰巧又很鼓舞人心,它让我在推动和做的过程当中,除了肯定之外,还给予了意料之外的情绪上的鼓励。虽然,这七八件事儿,在结果上来论的话,几乎都石沉大海,没得波澜,但做了就有可能性,不做绝对没有。从另外一个结果观上来看,我做完了,就是最佳结果,因为我拥抱了所有的可能性。

所以,我想把这本书或这个方法论,再次介绍给你,如果你也总是时不时在一些日常事务当中陷入内耗的情绪里,我相信,它会很有帮助。归根到底,它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