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刚刚,群里报了一张五千万的年金大单,一个疑似爷爷或爸爸的客户,给孩子趸交了五千万,以此换来从第五年开始至孩子终身,不用工作,干躺着,每年从天上掉下来 120万+ 的“年薪”,从此,孩子一生无忧。这再一次印证了一种有钱人的思维,用卷自己和资产平移的方式,达成自己想要资产永续传承、照拂子孙的目的。
我只能说,我“酸”了。只是,我“酸”的不是签这张大单的同事,而是保单里的那个躺赚的人。
所以,本来今天的文章,是想写另外一个话题的,但这一单如深水炸弹一般,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时过去,临近午夜,各个群里依然在人声鼎沸地互相讨论,尽管,大家讨论的方向千差万别。
没营养的夸夸,咱就暂且不提,有一个问题,还是引发了我的兴趣:去哪里去找这样的客群?
实质意义上的阶层上的跃迁,需要时代的红利傍身,它当然既包含时运,也包含家世背景。所以某种意义上,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想要真的实现阶层上的跃迁,概率不比买彩票更高,不是说没可能,只能说是几乎不可能。
当所有人都想要做成的一件事,一个梦想,成为一个伪命题的时候,这件事情还有做的必要和意义吗?我对此,持观察与保留意见。
我自己有一个亲戚,在我眼里来看,她也是一个踩在时代红利之上的人。我依稀记得,多年以前,她对我说过的一番话。她说,她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想办法跻身到帝都的主流圈层里。而她很清楚,这件事情,在她这一代人身上仅凭自己难以实现——尽管她一直在向这一类人群靠近——所以她开始“从娃娃抓起”,让女儿进入到“主流圈层”人士家孩子聚集的学校,从起点开始“抓”。当然,前情提要,她已经依托于时代红利和自己的努力,跻身财富自由的人群的行列里了。只是,单有钱,只能是一个外来的“暴发户”角色,它不能实现家族的阶层跃迁,不足以给孩子一个最稳妥的未来。
时隔多年,我再想起来那段对话的时候,突然冒起了鸡皮疙瘩。早年年轻的时候,我对她的做法有一些自我的评判,可事到如今,我反倒觉得,她的逻辑与安排清晰到一点毛病没有。父母为孩子谋划之深远,往往会超过旁观者的认知和想象。
某种意义上,这跟文初那个大客户买年金的动作很像,无论表象的目的如何,其实都在做一种「根本」层面上的迁移、腾挪与改变,从而逐步靠近自己想要达到的那个理想“阶层”,无论这个理想之地,是由钱包围着,还是由社会地位构成的。
只不过,我发现我也有一个微妙的认知变化,就像今天晚上我一直在想,有什么的方式可以靠近并逐渐融入到一个更高的圈层里?这很难,但可能也有逻辑与方法。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