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跟朋友吃饭,身上的疲惫感被一语道破,多日以来的诸事烦扰,最后化作身体上最显而易见的疲倦状态,一览无余。
我曾经跟同伴们分享,我说可以从一个人的脸瞥见这个人当下的精神与生活状态。这是我面试的人多了以后的一种总结。所以,有时候不见得要听对方说什么,而是要看对方是什么样子的。当然,如果她精心化妆与打扮的话,可能也就不见得那么容易看出来了。
我还记得,有一回,一个小同事要听我面试,我说行。面完之后,我问他怎么看参加面试的这位候选人,他发表了一番他的言论。
而我却问他,你知道为什么我后面还是坚持没给她通过的原因吗?他说不知道。
我说,不论她描述得如何的好,她的脸出卖了她。他又问为什么。
我说,你没发现她脸色很白,皮肤很粗糙,上面还有不少痘痘和斑点,再加上她整体的硬往上顶的精神状态,都不难看出来,当下她的生活根本不像她说的那么如意和积极。不管她当下在面临着什么,她都没能力去很好地解决它。
我是很信奉第一印象的人,所以,即便我们聊了不短的时间,我依然没有给她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是真的松弛、真的快乐、真的享受,他或她的脸上,必然会有神采,这种神采体现在健康的面色和光滑的皮肤上。如果一个人在前后两个时间段里,处在消极与积极,或压力与松弛的两种对比状态里时,他/她在你的面前,一定是两种不一样的面色。
我也观察过我自己,在我五月中下旬的那段时间里,我很明显地处在一种压力与焦虑相交杂的状态里,很多与人相关的事情,都不显得明朗,而我对自己的要求又陡然上升了一个台阶。那段时间里,我每天洗完脸,都会感觉触感很粗糙。一照镜子,也总是各种起皮。我是油性皮肤,除了秋冬季之外,其实是比较难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皮肤的改善,大概是从六月初母亲做完手术出院之后,到新西兰旅行期间,逐渐发生的。大抵还是因为对很多事情放下了,不再苛求自己,心性放坦然之后,由内到外的另一种变化。
尤其是在新西兰期间,其实发生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之事与惊喜之景,它们都让我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这份快乐,无法掩藏。
我也开始回想起,我过往的诸趟旅行当中 ,其实真让我感受到快乐的,说实话越来越少。我甚至也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去这里的时候不见你这么快乐,但去那里你却很快乐?
我刚开始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快乐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体验。你说那一趟有多么不好,那肯定没有,但它一定缺少了些什么。最近我又被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开始去思考,究竟为什么有的让我快乐,而有的却没有?
于是,我得出了这个答案:现在的快乐太奢侈,它可能只能来自于松弛与惊喜。
新西兰之旅当中,我也并不是一直快乐,就像我在奥克兰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快乐,但我在皇后镇的时候,虽然一小时就能把城区转个遍,但我却总是快乐。因为一块是曾经见过的风景,而另一块不是。
我昨天特别快乐,因为那个未知事件处理得当,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所以我一日里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当中,它甚至还促进我一下午完成和推动了很多事情。我手表上的压力指数(心率变异率HRV),甚至一下子飙到了 135ms(数值越高越放松),而平日里,它一直在 20-30ms 之间徘徊。
我觉得古人还是太有智慧了,所有一切消极的、低落的、压力的东西,都会累积到心脏这唯一的一个器官上,还有一系列词汇来描述这样的图景,比如“心事”、“心结”、“心塞”。而事实上,从现代科学的理论上,心率变异率竟然真的能监测压力指数。
我觉得,在日常生活里,创造与获得惊喜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对于惊喜的需求却越来越难以被满足。即便是自己所喜欢的读书、观影或其他娱乐,甚至包括旅行,我的口味都变得越来越刁钻,我也越发难以沉浸其中。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旅途当中的向导阿海,她可能是我见过的人里,少有的活成了我理想的那个生活图景的人,因为她总让人觉得松弛、沉浸、自由与喜悦。她在享受她的人生,她也在增加她人生的诸多变量,她悦人,她也悦己。难能可贵。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