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了

原创

老妈出院日,折腾了快一周,终于告一个小尾声。果然应了同事那句至理名言:一人生病,全家折腾。

能出院的消息来得有点突然,昨天我妈在医生换完药之后,听说能出院了,欢欣雀跃,像换了个人似的,在病房里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今天我一早到病房,她就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准备换衣服走人了。

这个病房有一些特殊,它是这一层病区里,唯二的六人间,当天入院的时候,它也是楼层装修后第一天启用,所以一个病房的患者,六个中有五个是同一天住进来的。大家的步调几乎一致,隔壁床的阿姨在昨天就被医生“赶”回家去,引得众人纷纷表示羡慕。而今天,同一期的剩余四个人,有三个人同时出院,而剩下的那个大妈,因为术前核磁检查排队的缘故,明天才能开刀。几个老姐妹一下子少了一大半,想必她的心情是最复杂的了。

回到家以后,给老妈做了饭,她便一直睡到现在还没醒。我知道,这五六天的住院,她很难睡一个囫囵觉。病房里,白日里熙熙攘攘,晚间来来往往。护士每隔一段时间要来查房,查一个人,其他五个人都得醒一轮儿。我约莫着,她每天的平均睡眠估计也就四五个小时的样子。

陪床也是一间颇为辛苦的活儿,其实一天里算下来也没多少事儿,但你只能在那里熬着,也总被一些突发状况引得时常担心重重。这还是我妈妈有护工,很多不方便或尴尬的事情,还有的人帮忙照应。即便这样,朝九晚九的日子里,我体力上也不见得能吃得消。当然,这也有好处,事实上,我已经很久没有睡过这么沉的觉了。

所以,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因为我终于可以回归到工作的轨道当中去了。此刻我才发现,对于生活里的许多事情,工作本身,反倒是另一种休息了。

医院的病房里有太多的人间百态,但总有一个几乎共通之处,就是“孝”。就像这个病房里,六个床位,五个阿姨,都是孩子在侧,有的一个孩子,有的四个孩子轮流来。这也像极了某一种“表演场”,只是“表演”的人是妈妈们而已,这也算是一种有些温情的另类的攀比之心吧。

所以说,可能这才是生活的本源,而生活的一切,总是需要亲身体验的。当有一天,我坐在我的某一个客户跟前,我也能把我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亲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想,用最朴实无华而有力量的话讲出来的时候,生活的体验便能有了另外一种迭代与升华。

在乡土之处,总能迸发出乡土之情,也会激发出独有的文字笔触。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过三段这样的体验,写出来了三篇我认为饶有趣味的文字,如果你没有读过,我推荐你也可以读一读,它们分别是《农村的图景,文明的缩影》《姥姥与大同的故事》《第一日孝子》。

它们在感情的层面上,有很多的共通的表达痕迹,但切入点又完全不同。而这一回的完整体验,或许,我还能再写一篇长文出来,容我试试看,但别期待,这太依赖于当下的感受,所以,也有可能会“鸽”。

一彡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启发,请:


评论

发表回复